经过几番寻找和考察她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两家店铺上,一家在牛津街一家在摄政街,共花费900英镑购入。
本想就此收手剩下的英镑留作应急和重开工厂,但扬尼克的来信又让她有了一个想法。
“......位于泰晤士沿岸的多家小工厂倒闭,近来有不少人去打听......”
是啊,她怎么就没想到呢,她要做香水生意当然需要工厂的支持。
买地建工厂也是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不过好在工厂不需要建在市中心只需要那些靠近河边又处在乡下的地就足够了。
于是她又拿出剩余一半的英镑让米尔顿去办这件事。
等她将手里能花的英镑都花得一干二净的时候,萨里郡的镇压也来到了尾声。
‘哈蒙德伯爵击溃起义军,暴乱即将结束!’占据了所有报纸的版头,之前那些为非作歹的流民夹紧了尾巴再不敢冒头了,被他们欺压已久的人们纷纷像对待老鼠一样对待他们将他们赶得远远的。
科林先生、尼尔森先生又纷纷都抖了起来,大骂起义军和流民还鼓动治安官和上尉将那些作奸犯科的流民全部抓起来拉到镇上的广场将他们处以鞭刑。
他们将所有的火气都发泄了出去才神清气爽地回到乡下,着手开始整理自己显露荒凉的房子。
也是这时候那些待售店铺的价格和一周前简直是天壤之别,从150英镑涨到了300英镑又从300英镑涨到了400英镑。
谁都晓得即将到来的发财之际,更多的破产商人咬咬牙将牌子取下来只要等到军队凯旋等到政府发布通告他们就有机会翻身而起。
罗莎莉真是做梦都带着笑,她快活地让米尔顿去将工厂组织起来又让扬尼克从现在的工厂辞职去兼顾她的香水店装修问题。
这次她是一点也不怕再被熟悉的人发现了,不过想来他们大概也没有精力将目光放在她的身上。
是了,光是重建家园就要花费他们大量的英镑和精力,哪里还顾得上别人。
仅仅一周,桑杜、伦敦容光焕发。
一瞬间回了一年前甚至比那时候还要热闹,流民们彻底死了心只能去大城市找工作,罗莎莉的几家工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欢迎。
人越多薪资越低,廉价的劳动力遍地都是,米尔顿和扬尼克在伦敦忙得晕头转向。
罗莎莉在庄园里坐立难安,她现在一颗心都飞去了伦敦。
位于国王十字街、摄政街和牛津街的四家店铺是她的重中之重,她一定要亲眼看过才安心。
更何况,更何况伯爵从萨里郡返程的第一站就是伦敦。
于是她在耐心地又等了一周后,向布拉德利夫妇提出请求。
阿米莉娅是第一个赞同的,她在看到报纸的当时就已经想回伦敦了:“约瑟夫后天才能来接我,可我想立马回家。”
布拉德利先生知道罗莎莉买了很多店铺和工厂,作为一名合格的庄园主巡视自己的产地是必要的,所以他也赞成:“去伦敦看看也不错,毕竟我在那儿买了不少地。”
布拉德利太太再次没了话语权,但只要丈夫和女儿都在她身边她去哪里都愿意。
庄园再次热闹起来,不过是为了欢送主人家。
罗莎莉将农庄的事交给马尔科姆,让他等赖特先生好了再交给对方;庄园自从由艾玛女士负责后罗莎莉再也没有拿回来过,这会儿走得格外轻松。
艾玛女士倒是有些不乐意她还没去过伦敦的宅子呢,这对她这位女管家来说是不敬职的。
可惜佣人哪能质疑主任的决策,她只能安慰自己照顾好庄园才是第一等的要事。
罗莎莉一家外加几个仆人时隔两年再次回到了伦敦。
在路过约瑟夫工作的教区时,他们还在那儿吃了一顿午餐才继续上路。
“真是一点也看不出暴乱的痕迹了。”布拉德利先生望着车窗外的街道说。
伦敦还是那样,拥挤的店铺和车水马龙的街道,穿着时尚的女士和戴着金表拄着拐杖的老爷。
甚至还多了很多自由职业人,比如街头的皮鞋匠,街中的报童,街尾的手工编织者。
“瞧,那是给我刷过皮鞋的老葛,他居然还活着!”布拉德利先生惊喜地打开窗户。
老葛皱巴巴的坐在小凳子上卖力地呦呵:“擦皮鞋,老爷太太们要不要擦皮鞋,只要2个便士!”
“嘿,老葛!”布拉德利先生让车夫马丁停下,饶有兴致地呼喊皮鞋匠。
“哎呀,是布拉德利老爷啊,今天要不要来擦个皮鞋?”老葛见到熟人十分高兴。
布拉德利先生还真就下车去了,和那个皮鞋匠聊得十分欢快。
“妈妈,我要去那儿看看!”罗莎莉指向一家新开的帽子店,她都大半年没有做新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