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年轻的女孩再也没有醒来。
祝渺如实记录下了这些。
这位受访对象的女儿,是她采访过来,后遗症最严重的患者。
她将用最沉重和谨慎的文字,去阐述这件事。
*
回到公寓,祝渺在书房,将所有搜集到的信息内容整理成册。
加上今天这位母亲,她已经采访了不下七位受访者。
只是,还缺少了一些关键性的证据,可是这些证据如果不通过脑机实验的相关人员,凭借她自己很难拿到。
顾忱又没有相关的权力,而且若是让顾忱去做,就必然会撞上顾凛,她不想让顾忱去冒这个险。
要知道当初,就是顾凛利用脑机所谓的精神治疗技术,把顾忱给弄昏迷过去。
就在祝渺陷入沉思之时,顾忱进门,从背后抱住祝渺。
“调查顺利吗?”
祝渺摇了摇头。
“不是很顺利。”
祝渺不想告诉他,自己已经调查到了好几个脑机治疗的后遗症患者,并且已经整理好内容,准备做成深度报道了。
她怕他会担心自己,为了自己而去冒险。
顾忱低头,垂下漆黑的眼眸。
“我暂时没有办法阻止顾凛,对不起。”
“这和你有什么关系?这不是你的错。”
“我会阻止他的,渺渺。”他低声承诺。
他也一样,没有告诉祝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人,那人就是在暗中秘密参与脑机研发过程的许博士,因为他不想让祝渺受到更多的危险。
大概大半年前,他也曾和祝渺提起,希望不要继续深入调查,他怕顾凛察觉后会对她不利。
可是祝渺却对他说:“我是新闻记者,我没有办法治好你的病,但我可以想办法揭露这一切,让更多的人不再受伤害。”
他知道,渺渺虽然这样说是为了所有人,但最最开始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他。
但无论为了谁,他都没关系。
若是为了所有人,他也会骄傲地想,他的渺渺,总是如此明媚照人。
41
第41章
◎他们是同类◎
“喂?”
祝渺又一次接到一个受访者的电话。
对面是一个女声。
“您好,我是脑机的实验人员之一,我知道你是记者,你在调查,我有话想和你说。”
对方约在了自己的住所。
这在祝渺的工作中,这是常有的事,祝渺常去受访者家中进行访问,这会让受访者更有安全感,愿意诉说更多事。
祝渺来到对方家门口敲了敲门,开门的是一个大约年纪三十多岁的女人。
她说她叫陈立芳,已经从事这项科研很久了,只是后来顾凛介入投资这项研发技术后,她就逐渐被边缘化了。
陈立芳递给她一些资料。
“不知道对你是否有帮助。这是我们最初开始把这项技术投入精神治疗的数据。数据上来看,后遗症会在一到两年后开始产生,严重者甚至会脑死亡,这个比例大概高达百分之一。”
百分之一,也就是说在一百个人里会有一个人失败……若有一百万人使用,就会死去一万个人失败。
一群人的百分之一,于那百分之一的个体来说,就是百分之百。
这对人类来说是历史性的突破,可是若要付出沉重的代价,那便是失败的。
“谢谢你,虽然只是早期数据,但也很有用。”祝渺拿过资料,离开这里。
她没有看到,她离开之后,陈立芳脸色一边,露出了一个得逞的笑容。
回公司的路上,祝渺觉得有些累了,买了一杯咖啡,想要提提神。
边喝边走出咖啡店,快抵达电视台的路上,手机电话铃响起。
祝渺打开手机,看到来电人是顾忱。
刚要接听,却在下一瞬失去了意识……
…
一个废弃的实验基地。
顾忱站在许博士面前。
许博士的实际年纪其实并不算是十分年迈,但是面容却显得格外沧桑,原本头发就白,现在已经比过去更加花白了。
他叹了一口气。
“五年前开始,我就已经在为顾凛进行秘密的脑机实验。后来没想到,顾凛会让我利用脑机技术,让你永远昏迷,不要醒来,让你昏迷这件事情是我做的没错,但这并不是我的本意。”
他一直以来都对顾忱抱有歉意,这也是为什么他如今愿意和顾忱交流的愿意。
许博士拿出了一叠厚厚的文件,递给顾忱。
拿给他,又一边道:
“当年,因为你的脑机系统与游戏系统意外融合,导致你意外醒来,顾总很生气,之后我就逐渐被实验项目给边缘化了。”
顾忱拿过资料翻了翻,上面记录了实验的旧数据。
没催,这才是真实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