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灌汤包和皇竹草已经做好风里栖不相信并质疑凡人怎么可能做到这个地步的反应了——这在归墟界的修士NPC中是极为普遍的刻板印象,但没想到风里栖只是疑惑地问:“凡人……是什么?”
“哈!?”
灌汤包和皇竹草迷茫地互相对视一眼,几乎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还是皇竹草试探着形容道:“凡人,就是没有灵根、没有灵力的人!”
可风里栖语气却更加困惑了:“你们是说……孩童?”
“孩童?小孩子?不不不,不是啊,就是成年人,就是外表看上去和你我没什么差别……呃,好吧,和你现在的样子还是差别挺大的,”皇竹草有些尴尬地说着,比划道:“有老有少,什么年龄都有啦!总之就是没有灵根的、不懂术法,也没有灵力的普通人!”
风里栖奇道:“可大家起初不都没有灵根、不懂术法吗?不过那都是孩童,只要成年,在长巫部学习过,也就都会了呀?”
“都,都没有灵根!?”
这回,轮到皇竹草和灌汤包困惑了。
她们两个作为团队里的“后勤成员”之一,也作为三次元比较忙于学业和事业的存在,参与社邑中的集体虽然积极,但却并不热衷于下日常本。一来因为两人都经常被导师或主任找,碎片化的时间并不利于下本,二来,团队中也需要一些成员为后勤奉献。
总之,出于种种原因,皇竹草、灌汤包和人心化道三个,是社邑中最出名的对剧情和游戏背景了解颇多,并宛如哆啦A梦一样,总能从游戏背包或乾坤袋中掏出各种各样的精巧小玩意儿,和一堆吃喝补给。
也因此,皇竹草和灌汤包确信在她们所熟知的《十洲记》故事背景中,归墟界的人类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生来没有灵根,或者灵根非常小,被称为“天残”。天残者很难感知灵气,也就很难修炼,仙路更是完全断绝,没有成仙成神的可能。另一种就是有灵根的人,这些人中,又分为两部分,大部分谓之“地缺”,即灵根相对十分均衡,地缺者,灵气吸收会十分缓慢,难以修行单一的功法,也基本上算是仙路断绝。
而只有灵根有几个、甚至一个格外健壮的,修行起来才会分外轻松,事半功倍。归墟界大部分修行宗门和势力中的修士和弟子,就是这些人了。
这都是论坛里早就被扒烂了的背景设定了!怎么在这个NPC里就完全不一样了呢!?
“是啊,大家都没有灵根,是去长巫部以后,经过学习,服用巫之水,才逐渐长出灵根来的!”
风里栖也不理解皇竹草和灌汤包为什么对这样的常识感到震惊和困惑,只道五色阵之外沧海桑田,变化太大,以至于许多知识和自己那个时期都不同了,于是细细解释道:
“等到服用了巫之水,就可以正式修行、并学习术法了!不过我倒是有听说,长巫部有些氐人和人族夫妻结合后,新降生的孩童天生就带了些灵根,不过那也不顶什么事,只有服用了巫之水,才能找到最契合自己的灵根!”
“桥豆麻袋,怎么越听我越迷糊!?”
灌汤包都要听晕了,皇竹草也不逞多让。
其实不止他们两个,一直借用她俩视野观察这里的方羡鱼,也是震惊非常。
原来,上古之时的人,竟然都没有灵根!?
第425章 巫臷
“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人类,都没有灵根!?”
同一时间,泉先王城的智慧宫中,代表太阴宗弟子前来当“交换生”的王其清瞪大了双眼,捧着一本记载着人族与泉先族的历史的古老史书,看着眼前低低地“漂浮”在空中,和他尽量保持相对同一高度的泉先族,不可思议地问。
“没错,至少,我们确实是这么记载的,而且长巫部现在也还存在着,就在泉先王城的西北部。当然,长巫部现在叫‘长巫氏’,聚居的地方叫‘巫之城’,就是在上万年前,长巫部生活的那个地方之上扩建的。”
回答王其清的,是泉先王城这边专门分给他的一对一教导老师,名叫渊陶。
王其清眉头像麻花一样拧了起来,怎么想也想不通:“可是,上古之时的长巫部,难道不是人族部落吗?又怎么会生活在海里?并入你们泉先国?”
“谁跟你说当初的长巫部是人族部族的?”
渊陶表情毫无波澜,只是语气似乎有些不满:“此外,长巫氏和巫之城,确实都是泉先族和泉先族的聚居地,但并未并入泉先王城,而且我们泉先族,也没有‘国’,那是如都广那家伙才会用的方式!”
王其清敏锐地捕捉到了渊陶的不满,连忙道歉道:“哎呀抱歉抱歉,我对你们泉先族实在不了解,又有些好奇,要是有冒犯的地方,还请你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