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是龙(209)

作者:白夜梦我 阅读记录

雨师大人真的,能救他们么?

雨师大人连自己的紫袍祭司都救不了。

魏智机的二儿子魏象枢亲眼看见那个金红色的龙型祸斗,从雨师观里,把那一堆莫名出现的金山给吸走了。

那不是金山,是杜鹃湾百姓数百年对雨师观的供奉,或许只是这几年。

雨师观被破之事,第一次把这些所谓的神庙道观到底有多大的敛财能力具现化给所有人看。

魏智机当然也知道这些神仙道观庙宇有钱,可他也没想到,这些神仙道观竟然能这样有钱。

雨师观的人当然生气,义正严词要揪出闹事者。

可他们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人在闹事,只好把锅都推到祸斗身上。

魏智机发布寻金令,正好趁此机会尝试性开海,让人到禁海上去寻找那龙型祸斗。

名为寻金,实际上就是看那些船出海之后,能不能找到另外的出路,为杜鹃湾百姓带来新的生机和机会。

杜鹃湾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小,太偏僻了,如果百姓们只靠种田养殖,大家迟早饿死,开放禁海是魏智机早就筹谋的政令,呈报朝廷的时候,朝廷自然不同意,可此番趁着龙型祸斗,雨师观的压力,他也就随波逐流,趁势做成此事。

奈何禁海毕竟是禁海,危险重重,大多数船只只是去了一趟葫芦岛就回来了,没有什么其他收获。

再加上他们回航时,祸潮汹涌,根据仙门寮的观测,迟则半年,短则今日,大量祸斗正在朝杜鹃湾的方向飞速聚集,这个地方迟早会爆发大型祸潮。

祸斗上岸,生食血肉,到时候杜鹃湾一定寸草不生,生民不存。

魏智机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向朝廷申请,请求朝廷安置杜鹃湾百姓。

一开始,他还想着能找个小城市,让杜鹃湾的百姓能住在一起,大家不用彼此分离。

朝廷驳回。

后来,他便退而求其次,上书朝廷,同时询问距离杜鹃湾比较近的大城市,可否接受杜鹃湾百姓。

朝廷驳回,同僚沉默。

魏智机的恩师甚至写了封信给他,说已经为他在京城找了个闲职,即日便可赴任。

职位虽然不高,但胜在清闲,京城更是太子殿下飞升之地,可以说是大雍境内最安全的城市。

话里话外,都是一个意。

不要管杜鹃湾了,自己跑了就算了。

就和那些最先弃城而逃的杜鹃湾富人们一样。

跑吧。

既然知道必死之地,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拿到信之后,魏智机一个人在书房里枯坐一夜。

放弃杜鹃湾的理由有很多,他也不是什么本地人,对杜鹃湾的感情也没深到那个地步;只有离开杜鹃湾,走到更高的位置,才不会出现第二个杜鹃湾;作为封疆大吏来说,他还年轻,一切才刚刚开始,死在这个地方实在是不值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还有两个儿子,他还有家人,他怎么能牺牲家人?

可留在杜鹃湾的理由只有一个。

他是杜鹃湾的城主,是杜鹃湾的父母官。

那些还没离开的百姓,还在观望的百姓,还在等他的态度。

魏智机深吸一口气,只觉得今夜风凉,让人思绪翻飞万千。

他名为智机,此时此刻却深恨自己智机不够,能力不够,做不到所有事。

书信中,他的恩师给他写了个事,说的是曾经有古贤者割肉喂鹰。

君子立世,有舍方有得。

他说的并不是让魏智机割舍魏智机。

魏智机知道,恩师说的,是曾经被鲸鱼型祸斗吞噬的那个城镇。

当初仙门寮也曾提前预警,说有大型祸斗即将上岸。

可在鲸鱼型祸斗上岸之前,在一切灾难发生之前,通天贯地的大阵笼罩整个海滨小城,牲畜牛马,任何人都不准离开这个城镇,直到鲸鱼型祸斗把整个城镇夷为废墟,大阵都没有打开。

这种时候,神明无用,人类想到了用人命去填补他们和祸斗之间巨大的差距。

他们把那个城镇当做一块肥肉,喂给了祸斗。

第159章 魏智机(二)

星河斜映,在冰冷的夜幕下,远处是错落的莲灯光芒,黯淡的、昏黄的,但又柔和的。

那是杜鹃湾的人正在向神明祈福,或许是雨师大人,也或许是太子殿下,也可能是海神娘娘。

他们正在期盼,很有可能无法到来的明天。

恩师的信中,虽然没有明说,但其中的含义已然昭然若揭。

魏智机清晰地听见风声,听见自己和海潮一样澎湃的心跳。

这样的心跳在雨滴落在他身上的时候,格外明晰。

大雨滂沱,雨珠打在地面砸出一个个浅浅的小坑,今天的雨大得邪门儿,所有城主亲卫,所有能动的人,全都下了堤坝,用自己的肉身去抵挡不断上涨的潮水,整个杜鹃湾都动了起来,共御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