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不易总会卡住人们的某些理想,就算能舍弃了理想,但不能放弃生活。
“铁蛋,谢谢你啊。”江筱筱站在门口笑着跟铁蛋说。
铁蛋回道,“嫂子,您快进屋吧,这脚要找药擦擦,要不然到时更疼了。”
江筱筱点点头,“铁蛋回去要注意些,你等一下,我去拿把伞给你。”
这春雨竟然不停,越下越大的势头。
“不用了,嫂子,我回去了。”铁蛋说完就转身跨大步的往前跑了。
江筱筱脚疼,也快不过小伙子的劲头。
乔梅在屋里听到外面有声响,打开门走了出来,她知道这是筱筱回家来了。
“筱筱,筱筱?”乔梅喊着。
“妈,是我回来了,您不要出门,外面雨大。”江筱筱道,“我回屋去洗漱一下,您先睡吧。”
她不想让乔梅担心,她的脚走路一瘸一拐的。
乔梅听到是江筱筱的声音,她回家来就放心,天也黑了,她就不再去问她为何这么晚回,“筱筱,你屋的桌上妈放了两个大馒头,你饿了就吃。”
“好的,妈。”江筱筱回道,“妈,您快进屋吧,这雨好大的,别着凉了。”
江筱筱的房间就在乔梅房间的对面,中间隔了镂空的天井,雨水打了下来,哗啦哗啦的。
周家这房屋格局挺方正的,看着不大,但通透方向好,当年周柏松能这样在九江溪村建了房子,算是不简单了,可惜经过十几年的风吹雨打,房子都老旧了。
江筱筱进屋换了身干净的衣服,都打了几声喷嚏了。
上次李桂秋拿过来的活络油没有拿回去,还放在这里,江筱筱轻声慢步的出了屋,去了隔壁的小厨房找了一下,这药油是她放在吊篮里的。
借着油灯,江筱筱才发现自己的脚肿得发青了。她用千里之外的香港寄来的活络油擦了擦,挺有用的,香港货在这个年代可是贵重物品的,不是轻易能得到的;哪像她那样,办个证随时可以来往香港呢。
惨了,江筱筱想起了她那辆二十六寸的自行车会不会摔坏啊?那可是她上班的重要工具呢,从九江溪村到清河镇,骑单车都要一个多小时呢。
那辆自行车是她从娘家带过来的,它是江开成花了一个多月的工资给她买的。
江筱筱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可是不喜欢骑单车的,就算有了什么共享单车,手机一刷就能骑着车走,多么方便的,她宁愿做公车或者步行,可是穿到了这里,不得不要适应这单车给的方便,出村不方便,要步行去镇上,那可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也没有那个力气。
这个年代,只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外面城市才春风吹暖,这山沟里的乡村还没有恩惠到,也要十几二十年后,乡村才有天翻地覆的大改变。
江筱筱不明白,自己这会儿想了很多。
如果到时村里接上了电,那就好了,至少不用再摸黑,自己也不会摔个四脚朝天了。
她这个样子明天让婆婆看到了又要操心一遍了。
其实她清楚,婆婆很是疼爱她这个才过门没多久的媳妇,家里就剩下她们婆媳二人,周冬生去镇上读书,一周也是回来一天两天的,江筱筱和乔梅都让周冬生安心上学,不用操心家里的。
江筱筱打开她的背包,拿出了今天在镇上医院买的药,这是乔梅平常服用的,她知道家里的药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婆婆竟然偷偷减量吃药,这给江筱筱发现了,不管眼前的人是她的婆婆,她还是很严重的说了乔梅一次,药不能随便想吃就吃,想不吃就不吃,一定按照医生嘱咐的做,乔梅看着江筱筱这样心急不安,就跟她说会听进去的,以后就按时吃。
进口药很贵的,这一包药就花了几十块钱;但江筱筱还是舍得买的,人命关天的东西怎么样都要拿到的。
江筱筱用干毛巾擦了擦头发,往床上走去,大红色的棉被甚是刺眼,被子的花纹是花开富贵,在油灯的照射下,摇摇欲坠。
【作者有话要说】
一切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豆米觉得应该是这样的。
八十年代的时候,豆米很小,记忆好模糊了;一些资料可是问了好多父辈的他们。
咱们不考据吧,尽力而为的不要把方向盘搞得太偏了。
照常求收求关注,豆米这一刻很需要小阔爱们的支持!
这段时间是短小君,以后能上榜了会尽量多更些的。
红包照常随机掉落哦!
第20章 村里有人说了,这周家媳妇有点命硬,才嫁过来勤子就死了
铁蛋跨着大步跑回家,还没进屋,就听到他奶奶和爷爷两个老人家的谈话,他站住不进去,但是越听越不是滋味,他奶奶怎么也像村里的七姨八姑一样胡嚼舌根了?江嫂子就怎么了?她也是不容易的在村里生活着,还要这么尽心的照顾着她婆婆,起早贪黑的上班赚钱,说真的十里八乡的都找不到这么好的一个媳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