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先看到他们,眼睛立刻笑成了两道月牙:
“哎哟,年轻人就是热情啊。”她用手肘轻轻碰了碰身旁的老伴,
“老头子,你看看,跟我们当年多像。”
老先生推了推老花镜,仔细打量了一番,也笑了:
“可不是嘛,当年你在纺织厂门口等我下班,不也总往我怀里钻?”
姜明婳的脸瞬间红得像熟透的苹果,她慌忙用手背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却被谢瑾臣捉住手腕。
“别擦,”他拇指轻轻抚过她湿润的眼角,
“心肝儿哭起来也好看。”
“小伙子有眼光。”
老太太走近几步,她穿着素雅的棉衣,银白的头发整齐地挽在脑后,虽然上了年纪,但眼睛依然明亮有神。
“小姑娘,这么好的男人可得把握住啊。我和老头子在这住了三十年,见过多少小夫妻分分合合,能这么疼老婆的可不多见。”
老太太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格子手帕递给姜明婳:
“擦擦吧,闺女。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呢?两个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姜明婳接过手帕,低声道谢。
手帕上有淡淡的洗衣液味,像是被精心保存了许多年。
她注意到两位老人始终牵着手,即使老先太太递手帕时也只是短暂松开,随即又自然地重新握在一起。
“你们……”姜明婳犹豫着开口,
“结婚多少年了?”
“到今年十二月就五十二年了。”老太太骄傲地说,眼角堆起深深的皱纹,
“当年他追我的时候,跟你家这位的劲儿不相上下呢!”
谢瑾臣挑了挑眉,手臂环住姜明婳的肩膀:
“谢谢老太太,是老婆太好,我不抓紧点老婆就跑了。"
姜明婳红了红脸,手指在他紧实的腰腹处掐了掐,却被谢瑾臣攥住手腕十指相扣。
“看看这小伙子!”老人笑得开怀,
“男人就该有点魄力。小姑娘,你知道当年我生第一个孩子难产,差点没命,
这老头子在医院走廊上跪了一整夜求菩萨。后来医生说我们不能再要孩子了,他二话不说就去做了结扎。”
李爷爷不好意思地咳嗽两声:
“老太婆,说这些干什么……”
“为什么不说?”
李奶奶瞪了老伴一眼,又转向姜明婳,
“我看你刚才哭得那么伤心,是不是也为孩子的事?”
姜明婳身体一僵,谢瑾臣立刻察觉到她的不安,手指在她肩头安抚地摩挲。
“李奶奶,”他语气温和但坚定,
“我们确实遇到些困难,但这不是问题。”
“当然不是问题!”李奶奶斩钉截铁地说,
“我和老头子就一个女儿,现在在美国当教授,一年都见不了一次面。可我们俩不也过得好好的?”
她突然伸手握住姜明婳的手,
“闺女,听奶奶一句劝,两个人能相守到老才是福气。
你看这小伙子多紧张你,刚才我们在猫眼里都看见了,他急得眼睛都红了,满心满眼都是心疼你。”
姜明婳惊讶地抬头看向谢瑾臣,这才注意到他眼白上确实有轻微的血丝。
她一直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竟没发现他这些天同样寝食难安。
“我……”
姜明婳声音哽咽,
“我只是觉得对不起他。他那么喜欢孩子,家里也……”
李爷爷突然叹了口气:
“年轻人啊,总是把简单的事情想复杂了。”
他从口袋里拿出手机让她看了张照片,
“这是我和老太婆金婚时拍的,你看看。”
照片上,两位老人站在一棵开满花的樱花树下,李奶奶手里捧着一束野花,李爷爷搂着她的肩膀,两人笑得无比幸福。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们身后跟着五六只毛色各异的猫,全都精神抖擞地蹲坐着,像是家庭合影中不可或缺的成员。
“这是……”姜明婳忍不住微笑。
“我们的孩子们。”李奶奶得意地说,
"三十年来,我们收养了二十七只流浪猫。每一只都有名字,有故事。现在家里还有五只,要不要来看看?"
谢瑾臣感觉到怀里的妻子身体放松了些,他低头看她:
“想去吗?”
姜明婳点点头,眼睛里有了一丝光彩。
李奶奶立刻高兴地拍手:
“太好了!老头子,快去把'小梨花'抱出来,那孩子最会哄人开心了。”
陈爷爷乐呵呵地回屋,不一会儿抱出一只圆滚滚的橘猫。
猫咪看到陌生人也不怕生,直接朝姜明婳伸出爪子,发出甜腻的“喵呜”声。
“天啊,它太可爱了。”姜明婳小心翼翼地接过猫咪,橘猫立刻在她臂弯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蜷起来,发出满足的呼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