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配以身入局,疯批世子步步沉沦(9)

作者:宴春日 阅读记录

可姜老夫人下意识的表情骗不了人。

甚至最后还让她坐下来好好跟父亲聊聊。

“小姐您忘了吗?您小时候是养在老夫人身边的。”

春兰一边把端着的水盆放到架子上,一边解释道。

“不过奴婢来时,您就已经不在老夫人院里了,身边只有一位楚嬷嬷。”

当年老爷子致仕,姜明籍回京后要忙朝中事务,沈氏又要照看年幼的姜盈,又要管理整个姜家。

只得把还在襁褓中的姜窈,抱给了老夫人。

“噢,可能是发热的后遗症,总觉的头还有些昏昏沉沉的,那是我长大以后自己就搬出来了吗?”

“算是吧......小姐您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非说是老夫人害您没了亲娘,与老夫人大吵一架,这才搬了出来。”

姜窈拧眉,竟然是这样。

她觉得这其中一定有古怪。

第7章 父亲

说到后面,春兰后面的声音越来越小,小心翼翼地抬头去看姜窈的神色。

不过如今看来,这事恐怕另有隐情。

姜窈还想再问些从前的事,就听见外面又有了动静。

是小厮过来传话,“小姐,老爷回来了,唤您过去说话。”

姜窈叹了一口气,起身理了理衣裳,往书房去。

一路上都在回忆原书中对姜明籍跟姜窈的描写。

本朝律法有言,父子不得同朝为官,当初姜老爷子还在朝中任职,姜明籍若要入仕,便只能外放至地方。

他与发妻沈氏算是世家联姻,平时也算是相敬如宾。

在姜明籍外放之时,沈氏刚怀上姜盈,舟车劳顿恐对胎儿不利,便没有跟着去,只支了两个年轻的丫鬟跟在他身边。

若是姜明籍看上哪个了,等回来抬成妾室也就成了。

谁知在清石县时却发生了意外。

姜明籍在清石县做县令时,遇见了一位“真爱”,名为秋烟。

姜窈不禁叹道,果然无论古今,文人骨子里都爱救风尘。

两人在清石县琴瑟和鸣了一段时日,直到姜老爷子致仕,姜明籍被重新调回京城。

当时秋烟已有七个月身孕,本想着胎儿稳固,一路上又坐着马车,不会有事。

谁料路遇大雨,奔波之下,胎儿早产,秋烟生下她没多久之后就咽了气,成了早死的白月光朱砂痣。

姜明籍抱着早产出生的女儿回了京城,取名姜窈。

月色故园同窈窕,虫声此夜独凄凉。

也不知道前几日原主说了什么,能叫姜明籍这么生气。

听春兰说,原主前几日跟姜明籍吵得十分激烈,气的他第二日就借着公务搬去户部住了。

怎么原主欠下的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要她来收尾。

书房里。

姜明籍端坐在一张雕花梨木椅上。

他面容刚毅,眼角的细纹透露出他经历的风霜,还未四十,一头乌发中就夹杂了几缕银丝。

姜明籍如今担任户部尚书,平日里无论有多少人在他面前献媚都无动于衷,如今却盯着门口的方向出神。

“怎么还没来?可是又置气了?”姜明籍开口问道。

站在门口的青山也是不断的望向长廊,生怕错过姜窈的身影。

“老爷放心,大姑娘不都说了,三姑娘今日还去静雅堂用膳了呢!”

姜明籍回来时正好碰见了陪着沈氏说话的姜盈。

姜盈想起姜窈说的那件事,委婉的朝姜明籍提了一嘴。

听的姜明籍心中是百感交集,这小女儿也长大了,如今心中竟也有了心上人。

若在半个月之前,有人告诉他,姜窈那丫头跟谢家公子两情相悦,他自然满心欢喜。

谁不知道,京城谢家深得圣上信重?

还有谢余年,小时候跟着父亲在军营里长大,那可是上过战场打过真仗的。

回了京城以后,谁见了也是要唤上一声少将军的。

不到弱冠的年纪,就有如此成就。

更何况承伯侯膝下就这么一个儿子,等及冠后请封世子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谁知这一次野猎,竟从马上摔了下来。

至今昏迷不醒。

窈儿怎么就跟他扯上关系了......

“老爷老爷,三姑娘来了!”

姜明籍这才回过神,透过窗户往外看去,下意识攥紧的拳头,显现出几分紧张。

月光如水,洒在青石小道上。

姜窈身穿一袭绣有金丝的月白色流云裙,裙摆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如同水面上的波纹,泛起层层涟漪。

裙上绣着的兰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生动,仿佛随时会随风飘动。

发髻高挽,用一支玉簪固定,簪上镶嵌着一颗珍珠,散发着淡淡的光晕。

有几缕青丝垂落在肩头,更添几分柔美。

恍惚间,姜明籍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在山间采药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