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看,更是惊讶。
柳氏夹了一筷子清蒸鲈鱼,正轻轻放入姜珍的碗中。
不仅如此,她还亲自为姜珍盛了汤,两人时不时低声几句,亲密的仿佛是一对亲母女。
像是丝毫未生过嫌隙一般。
这一幕看的姜窈一怔。
上次赴宴回来以后,她担心柳氏一怒之下做些偏激的事,就叫夏蝉去了一趟柳氏的院子。
“大夫人回来时脸色铁青,当场甩了茶盏,还斥责二姑娘无用,可不知二姑娘同她说些什么,大夫人就不气了,甚至还叫人给二姑娘煮了碗安神汤送去。”
想着夏蝉回来时说的话,姜窈的视线落在姜珍身上。
姜珍今日穿了件浅蓝色绣蝶纹的褙子,料子是上等的云锦,连襟口都缀着珍珠。
配上她有些苍白的面色,看上去像是个娇养在深闺的病美人。
姜窈想起前几日见她们二人时,柳氏好像就已经这样了。
这十几年都没培养出来的母女情,谈一次心就有了?
信柳氏改邪归正了,还是信姜珍其实是秦始皇?
正想着,却突地听见卫夫人开口,“谢家家世显赫,若是真与窈儿定下了亲事,妹妹可莫要忘了你还有位亲外甥女。”
“长姐,我......”
沈氏的话还未说完,柳氏便轻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讥诮。
她放下筷子,故作漫不经心地说道:“谢家再显赫又如何?谢余年如今失了忆,哪里算得上良配?倒是我们家珍儿,日后可是要做……”
“母亲!”姜珍急急打断柳氏的话,声音虽轻,却带着几分慌乱。
她下意识地瞥了姜窈一眼,随即低下头,小声说道:“这事……不能操之过急。”
姜珍低着头,耳根泛红,一副小女儿姿态。
“是是是,”柳氏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伸手替姜珍理了理鬓角的碎发,"珍儿这孩子,就是太害羞了。"
这一幕尽数落在了姜窈眼底。
看她干什么?
她抬眸对上了姜珍的目光。
虽只有一瞬间,却从姜珍眼中捕捉到一抹慌乱,仿佛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还是与她有关的那种。
姜窈心头一跳。
这两人的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用过晚膳,天色尚早,一行人移到了庭中赏月。
月色如水,洒在庭院的青石板上,映出一片银白。
这时,外面突然响起一道声音,“老夫人!”
一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朝那边看去。
小厮对上这么多人的目光,顿时噤了声,额上渗出几滴冷汗。
他小跑到姜老夫人身边,凑到她耳朵旁小声嘀咕了几句。
姜老夫人脸色一变,眉头紧锁,视线扫过院里的几人,挥了挥手道:“你们都先回去吧。”
沈氏见状,连忙开口打圆场:“今日是中秋,你们也不必在府里拘着,外面街上有灯会,不妨出去转转,热闹热闹。”
姜老夫人点点头,神色稍缓:“也好,都去吧,注意安全。”
姜窈认出来,那小厮正是早上跟在姜明籍身后的那个,看来,皇帝怕是已经晕了。
估计是因着她的提醒,姜明籍这才叫小厮回来递个消息,好叫她们放心。
毕竟原书里,姜家人可是等姜明籍等到了半夜。
......
“阿姐,你看什么呢?”姜窈轻声问道,目光顺着姜盈的视线望去,却只能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
这时候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每逢节日,街上的人多的不得了。
“可惜五弟明日就要启程回书院了,母亲不叫他出来。”姜窈觉得,这个年纪的小屁孩,还是活泼些好。
“没......嗯。”姜盈心不在焉地答了一句,目光时不时扫向四周。
今日路上人多,两人便没有乘坐马车,头上各戴了一顶帽帷。
“阿姐......你放心,”姜窈张嘴想安慰她说父亲明日就回来了,脑中闪过什么,突然停了嘴。
她原本以为姜盈是在担心父亲,可转念一想,这个时候的姜盈并不知道皇帝晕倒,父亲被困在宫中的消息。
那她这样,该不会......
“姜姑娘!”
仿佛要印证她的猜想,下一秒,一道温润的声音从两人身后响起。
姜窈扭头,看着面前不知何时出现的人影。
来人面容俊朗,眉目如画,不是箫无衡是谁。
这就是男女主之间的羁绊吗......
她看着眼前的两人,轻轻挑了挑眉,故作惊讶地说道,“哎呀!阿姐,原来你与晋王殿下有约?”
姜盈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慌乱,声音有些含糊:“没、没有啊,碰巧,碰巧罢了。”
“是是是,碰巧,不过,既然遇见了,不如一起走走?”
姜窈也不拆穿两人,只笑着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