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配以身入局,疯批世子步步沉沦(312)

作者:宴春日 阅读记录

沈氏望着眼前身形修长的青年,终是叹了口气,“她一早就出了府,我也不知她去了何处,不过瞧着,短时日怕是不会回来。”

谢余年忽然想起什么,瞳孔骤缩。

来时路上那辆青帷马车。

他心头一紧,终于有了几分紧张感。

那马车上不止有罗姝意。

阿窈也在上头。

“多谢伯母告知,”谢余年朝沈氏深深一揖,“改日再登门赔罪。”

元正还没反应过来,就见自家公子已疾步出了花厅。

“二姑娘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他连忙快走几步,追上了七尹。

“笨死了,我早说叫你多读些书,”七尹一把拽住元正,好叫他走快些,“嵇康和山涛是‘竹林七贤’中的好友,后来山涛出仕,推荐嵇康也做官,嵇康大怒,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痛斥山涛违背初衷,二人从此绝交。”

元正脑子里"嗡"地一声,突然就明白了那幅画的意味。

“姜二姑娘这是......”他喉头滚了滚,声音发紧,“觉着她与咱们公子不是一条路上的人?”

两人疾奔至府门口时,只瞧见了谢余年骑马奔走的背影。

元正从未见过自家公子这般模样。

“公子这是要去哪?”

七尹也想到了,他压低声音道,“你记不记得我们来时碰见的那辆马车?”

元正先是一愣,随即瞳孔中满是震惊,“二姑娘这是要去做姑子去?”

七尹狠狠瞪他一眼,“你胡说什么,姜二姑娘若是做姑子了,我们家公子怎么办!”

远处马蹄声已渐不可闻。

七尹一咬牙翻身上马,却见元正仍呆立原地,不由怒喝,“愣着作甚!还不赶紧跟上?”

元正猛地回神,手忙脚乱去解马缰。

谢余年一路疾驰到了城门口。

“可有见到姜府......一辆青帷马车?”他勒马急停,朝一边的守卫问道。

被点到的守卫思索了一番,“确、确有辆青帷马车,拿的是晋王府令牌......”

正因为拿的是晋王的令牌,他才有些印象。

谢余年突然想起昨日,他同箫无衡一起进宫时,他三番五次偷瞥自己。

哪还不明白,箫无衡怕是早就从姜盈那知道了这件事,就等着看自己笑话呢。

“谢大人!”

他正要出城,突然身后又传来一道声音,“谢大人!陛下召您进宫议事......”

谢余年盯着小太监看了两秒,突然福灵心至。

“回去告诉陛下,我有急事,”他甩下一句话,直接策马冲出城门,“归期不定!叫他去找箫无衡!”

小太监气喘吁吁地回了御书房,战战兢兢地跪在御书房中央,将谢余年的话一字不落地复述完。

皇帝执笔的手悬在半空,朱砂墨滴在奏折上晕开一点。

他神色未变,只是挑眉道,“什么天大的事?”

盛忠不动声色地挪近半步,低声道,“听说是关于姜家二姑娘......谢大人惹人生气了,此时怕是要去赔罪呢。”

狼毫笔被皇帝随手搁在砚台上。

皇帝抚着拇指上的翡翠扳指,忽然又笑了,“这事确实重要。”

第240章 鲜活

盛忠弓着背,声音愈发恭敬,“谢大人年少有为,只是这情之一字......”

他偷觑皇帝神色,话锋一转,“不过到底是辜负了圣恩,老奴这就去......”

“罢了,”皇帝突然抬手,“朕只是没想到,他也有这么一天。”

“可不是,”盛忠躬身,声音压得恰到好处,“奴才还记着谢大人当年刚到京城时的模样,如今看来......”

话说到一半便住了口,只余一声意味深长的轻笑。

皇帝闻言挑眉,“是啊,当年他可是个刺头,不过,他若是知道你笑话他......”

“老奴不敢,”盛忠连忙作揖,眼角却还带着笑纹,“只是想着谢大人这般人物,竟也会为情所困,倒是更显......鲜活。”

“鲜活?”皇帝轻哼一声,神色微缓,“朕看他这是活该。”

说罢,皇帝又咳嗽了两声,“咳......”

盛忠连忙递上温水,“陛下虽已痊愈,但还是要保重身子。”

皇帝摆手,随手将案上奏折往旁边一推,“衡弟这时应还没出宫,去,把他叫来。”

“既然谢卿把差事推给他,朕总得成全这份‘美意’。”

盛忠躬身应是。

不过一刻钟,箫无衡大步迈入御书房,一脸茫然,“皇兄找我?”

“是有什么急事吗?”

“不急,”皇帝慢悠悠地端起茶盏,轻啜一口,“谢余年出城哄人去了,临走前特意交代,让朕有事就找你。”

“......”

箫无衡脸上闪过一抹错愕,深吸一口气,撩袍就要跪下,“皇兄明鉴啊!臣弟刚从青崖山脱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