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配以身入局,疯批世子步步沉沦(288)

作者:宴春日 阅读记录

“夏蝉,”她突然开口,“明日一早,你去库房把那盒雪山参找出来。”

“小姐是要......”

“送去谢府。”姜窈站起身,长发如瀑垂落,“就说,是我给谢大人的补品。”

夏蝉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应了声“是”。

她看着小姐走向床榻的背影,不知为何,忽然有些心疼。

觉着这个背影,有些单薄又有些倔强。

姜窈掀开锦被躺下,却毫无睡意。

她承认,自己对谢余年的喜欢,比她想象中还要多得多。

明明他平安回来了,她该高兴的。

可这份喜悦里,却掺杂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落寞,像一根细小的刺,轻轻扎在心头。

他总是这样。

姜窈翻了个身,将脸埋进柔软的枕头里。

谢余年总觉得自己是在保护她,可他的每一次谋划、每一次冒险,都将她隔绝在外。

如今他是在朝堂上运筹帷幄的谢大人。

不止是与她即将成亲的谢余年。

“小姐......”夏蝉在外间轻声唤道,“可是睡不着?要奴婢点安神香吗?”

“不必。”姜窈的声音闷闷的。

她轻轻叹了口气。

她明白谢余年的顾虑,太后虎视眈眈,朝堂风云诡谲,他不想将她牵连其中。

可这种什么都不知道的感觉,有时候更让她难受。

被动的行事,被动的担心,被动的......

接受他的一切。

第221章 青崖山

姜窈猜的不错。

谢余年在谢府修养了三日,第四日天还未亮,他已穿戴整齐。

谢余年站在铜镜前,指尖轻轻按了按腰间绷带下的伤口,眉头微蹙,却很快舒展开来。

“公子,您真要去上朝?”元正捧着官服,忧心忡忡,“太医说您这伤至少得养半个月......”

谢余年系好玉带,淡淡道,“再不去,有些人该等急了。”

他踏着晨钟进殿时,满朝文武的目光齐刷刷刺来。

谢余年面色如常地走到自己的位置站定。

“谢大人倒是勤勉,”王名扬阴阳怪气地凑过来,目光在他苍白的脸上逡巡,“伤好了?”

谢余年掸了掸袖口并不存在的灰尘,“托王大人的福,死不了。”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唱喏,“太后娘娘驾到——”

满朝文武立即噤声,整齐跪拜。

珠帘轻响,太后在宫女的搀扶下缓步入座。

“众卿平身。”太后的声音透着疲惫,“青崖山急报,晋王被困已有五日,粮草将尽,此事刻不容缓,众爱卿可想到法子了?”

这几日朝中只有一件大事,陆铮与萧无衡护送公主和亲后,回程途中,陆铮竟突然谋反,率兵围困萧无衡于青崖山。

消息传回京城,朝野震动。

萧无衡是皇帝的亲弟弟,按大周律法,若皇帝身死而皇子年幼,他便是新一任摄政王。

如今皇帝昏迷不醒,太后垂帘听政,朝中人人自危。

谁都知道,陆铮曾站在太后那边,而萧无衡若死,最大的受益者是谁,不言而喻。

大殿之上,群臣争执不休。

“陆铮谋逆,罪不容诛!当立即派兵镇压!”工部尚书厉声道。

兵部尚书李崇义硬着头皮出列,“臣以为当速派精兵......”

“精兵?”太后突然打断,珠帘后的身影微微前倾,“爱卿可知陆铮带走了北境三营?如今京畿守军不过五万,还要防备南疆异动,哪里抽得出精兵?”

礼部侍郎突然出列,“不如太后派使节过去,同陆大、那逆贼议和......”

“荒唐!”太后猛地拍案,“逆贼挟持亲王,还要朝廷低头?”

“可晋王爷被困青崖山,若不及时救援,只怕......”有人忧心忡忡。

“可派谁去?”有人反问,“青崖山地势险峻,陆铮又早有埋伏,贸然过去,只怕是送死!”

众人沉默。

他们都知道这几乎是个死局,救不出晋王是死罪,救出来又得罪太后。

王名扬趁机进言,“谢大人足智多谋,当年仅率百骑就解了赫图之围......”

太后端坐珠帘之后,指尖轻轻敲击扶手,目光落在谢余年身上。

“谢爱卿,”她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关切,“"你身子还未大好,这几日可还疼得厉害?”

谢余年微微垂首,恭敬道,“多谢太后关怀,臣已无碍。”

太后轻叹一声,眉间浮现几分忧色,“哀家听闻你伤势颇重,该再静养些时日的。”

她顿了顿,又想起什么,“如今晋王被困青崖山,朝中竟无人敢领兵救援,你素来沉稳多谋,又是陛下的心腹......”

她欲言又止,眼中流露出几分挣扎,似乎极不忍心。

薛怀擎立刻上前一步,假意劝道,“太后,谢大人伤势未愈,若是贸然出征,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