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配以身入局,疯批世子步步沉沦(194)

作者:宴春日 阅读记录

“往年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雪......”春兰搓着手呵气,又往暖盆里放了一块炭。

姜窈没有接话,不知在想些什么。

马车突然剧烈颠簸,随即停了下来。

姜窈掀开车帘的瞬间,冰冷的空气扑面而来。

春兰下马车去前面看了看,“小姐,前面路被堵住了,得步行过去。”

姜窈点点头,拢紧了身上的斗篷。

刚下马车,积雪就没过了她的鹿皮靴面,寒意缓缓从脚底窜上来。

转过一处断墙,姜窈突然停了脚步。

听说是一回事,亲眼见到又是另一回事。

数十间低矮的茅屋被积雪压垮,七零八落地陷在雪地里。

衣衫褴褛的灾民蜷缩在用破布和茅草搭成的窝棚下。

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孩子坐在废墟上,赤脚冻得发紫,正用沙哑的嗓子哭喊着“娘亲”。

不远处,一位老妇人咳得蜷成一团,像是要把肺都咳出来。

姜窈的手指下意识攥紧了斗篷边缘。

短短的“天灾人祸”四个字,出现在眼前竟是这种情形。

“慢些,别挤,都有。”熟悉的嗓音让姜窈猛然抬头。

只见姜盈穿着一身素色棉衣,外罩厚实的斗篷,发髻简单挽起,正站在桌前施粥。

她脸颊被寒风吹得通红,额角却渗着细密的汗珠,一点都没有王妃架子。

“阿姐......”姜窈下意识唤道,声音被淹没在周遭的嘈杂中。

她扯下髻上金簪塞给春兰,“去当铺换成银钱,全部买成棉鞋。”

想了想,又褪下玉镯,“再加些治疗冻疮的药膏。”

春兰点点头,重新上了马车往城里去。

姜窈快步走过去,也顾不上别的,开始打下手。

“窈儿?”姜盈终于发现了她,惊讶地睁大眼睛。

“阿姐,你一个人忙不过来,我来帮你。”她伸手拿起了一柄木勺。

姜盈没再问,只是将木勺递过来时轻声说了句,“每碗七分满,后面还有许多人。”

姜窈明白,接过了木勺。

“你站这边。”姜盈挪开半步,给她腾出位置,“背对着风,能暖和些。”

姜窈学着姜盈的样子挽起袖口,“好。”

她机械地重复着动作,手腕很快开始发酸了。

姜窈转头看向阿姐,心头有些不是滋味。

姜盈眼下浮着两片淡淡的乌青,这几日显然没有睡好。

算起来,阿姐大婚还不过半月。

十里红妆、凤冠霞帔的景象还历历在目。

谁能想到,紧接着就是这连日的雪,萧无衡又被陛下指派了这赈灾的苦差。

两人连蜜里调油的时间都没有,就双双扎进了这冰天雪地。

“小心烫。”姜窈将粥碗递给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时,对方突然跪地磕头,吓得她差点打翻粥锅。

“使不得!”她慌忙去扶,却被姜盈拦住。

“让他们磕吧,”姜盈轻轻按住她的手腕,“对他们来说,这是唯一能表达感谢的方式了。”

姜窈怔住,慢慢收回了手。

一个时辰过去,来排队的人才少了些。

姜盈见姜窈手都冻红了,拉着她进了旁边的帐篷,递了一碗热茶过来,“歇歇吧。”

“谢谢阿姐,”姜窈接过热茶,她视线落到外面,眉头微蹙,“城外怎么会有这么多百姓?”

“听说北边三个州都遭了雪灾,”姜盈拢了拢狐裘,“这些百姓无处可去,只能往京城来。”

“既已到了城下,为何不让他们进城?”姜窈望着城门口持刀的官兵,声音里带着不解,“隆冬时节,总该有个避寒的地方。”

姜盈轻叹一声,“如今过了腊月,临近过年,京府尹怕是不敢叫这些百姓入京。”

姜窈垂眸,她们心里清楚,这些人若是没地方安置,压根熬不到年关。

真是应了那句话,路有冻死骨,路有冻死骨。

姜窈突然想起什么,问道,“前几日不是听说摄政王奉旨彻查工部贪污一事,现在如何了?”

姜窈脸上浮现出几分笑意,“说起来这事还闹出了不少笑话,窈儿许是在府中,不曾听说。”

“什么事?”姜窈一脸好奇。

恰好萧无衡这时忙完进了棚子,姜盈索性示意他同姜窈讲。

萧无衡抖落大氅上的雪粒,眼中带着几分戏谑,“两日前,皇叔在会仙楼宴请刑部的几位官员,谁知王名扬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直接醉醺醺地闯了进来。”

四下无人,他直接起身绘声绘色地模仿起来,“那王名扬拍着桌子喊‘工部谁都可以入大狱,但许怀民不能!’”

姜盈接过话茬,“听说当时摄政王面上还强撑着笑意,说什么'这结果还没出来,王知事莫要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