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按照小梨的吩咐,给姜婉婷买了一个五万块钱的二进小院,这个小院主打的一个就是后院大、非常大。
这宅子小梨出了三万,姜婉婷出了两万,是两个人联名买的。
为什么要联名买?
为的,就是防备柴家的人觊觎外婆的宅子,从而做出伤害外婆的各种奇葩事。
虽然是联名买的,但是也在房产证上写明了,一进院包括前院,是姜婉婷的;二进院包括后院,是小梨的。
联名买房子,如果要卖房或者要抵押的话,就必须小梨同意才行。
宅子是简装过的,很合姜婉婷的心思,打造一些家具摆设,就可以搬进去住了。
她急着搬进去,就跟小梨商量:“小梨啊,打造家具摆设要时间,而且散味没有两个月肯定不行。
我打算把锣鼓巷里,我卧室的家居摆设,以及孩子们卧室里的家居摆设,都先搬过来这边用着先。
三个月后,新的家居摆设到位了,我立刻把家具还回去,可以么?”
孩子们,她是打算带来这边的,让木兰可以安心搞事业跟读书。
小梨毫不犹豫的点头:“可以!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外婆一心想要早点搬走,急急忙忙的买了宅子,小梨早已看着眼里,记在里心里。
看来,奶奶之前的那些话,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烙印。
外婆的顾虑,不是多余的。
不是自己的房子,客居的她,就随时有被赶出去的可能。
家具摆设,则准备让采菊东篱房产公司名下的木工队来做,广茂县这边木工队的领头人,正是六婶的弟弟。
六婶的弟弟木工手艺很好,为人又勤快善良。
举贤不避亲,当初六婶举荐她自己的弟弟来应聘木工师傅,小梨毫不犹豫的答应给对方一个面试的机会。
当初面试之后,小梨就决定,把他提拔为队长。
两年多过去了,他果然没有让她失望。
娟子听说了,也下定决心,买下了一座三万块钱的农家小院。
第189章 匠心之作,价值不菲
如今,娟子已经是禾橙服饰的大师傅了。
她手下,带了十来个徒弟,而且个个都是制衣高手。
那些手工定制的衣服,有不少正是由她们制作的。
她裁剪、缝制衣服,然后给外婆刺绣,二人可以说是珠联璧合,非常完美的一对搭档。
娟子买的房子,就在外婆家的正对面,两排宅子之间,就隔了一条林荫小路。
这条林荫小路,一米来宽,只适合散步跟骑自行车。
这样,就可以彻底杜绝汽车的出入,保证小区内的安全跟空气的清新。
外婆家的前院,就紧挨着林荫小路,林荫小路过去,就是娟子家的后院。
所以,一米的林荫小路,倒也不显得狭窄。
外婆跟娟子,都在新的家里,辟了一间屋子,打造成工作室。
外婆的是绣房,娟子的是裁缝间。
住的近,也方便交流,以及在对方工作繁忙的时候,互相搭把手。
而且,五年前,娟子就开始跟着外婆学习刺绣。
外婆也把她当成了传人在培养,五年过去了,娟子的刺绣手艺还算可以。
用外婆的话来说,基础打的很牢固,也算是入门了。
但是,跟外婆相比,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
外婆的刺绣,来自于外婆的娘家,那是传承了上千年的家族。
刺绣手艺传到外婆的亲娘这一辈,已经是达到了一个顶峰,当然也有不少已经失传了。
尽管如此,外婆会的,也已经足以惊艳世人。
这几年,外婆除了在衣服上刺绣之外,每一年都会出一、两幅画作,用刺绣作的屏风或者风景画、花草鸟虫。
每一副,都是匠心之作,价值不菲。
五年下来,已经积攒了有十六幅了。
原本,她给了女儿跟外孙女小梨各两幅。可是小梨惊叹连连,说这是价值连城的艺术品,不舍得摆出来吃灰。
于是,就建议外婆先收藏好,等时机到了,给她办一个刺绣展览。
姜婉婷的绣房布置好了,她满意的笑了:“这下好了,比过去的工作间宽敞多了,也亮堂多了,方便多了!
我的视力,也还好得很,感觉跟十八岁的时候差不多!这刺绣的活儿,我还能干二十年三十年!
只要身体还好,手指还灵活,眼睛还明亮,就可以一直干下去!
从现在开始,我一个星期出一幅绣活,争取在年底办一个刺绣展览!”
这一刻的她,信心满满,雄心万丈。
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刺绣发扬光大,不让这古老的传承,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
也希望有那么一天,她能够以刺绣大师的身份,名扬四海,成为国宝级的人物,受世人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