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话,把二人说的无地自容,羞愧难当。
是啊,人家说的可有道理了!
不讲理的,不懂事的,贪得无厌的,貌似就是他俩啊!
怎么能因为人家善良、乐善好施,就觉得人家的付出,是理所应当?
“好,你说的很对,是我们错了,是我们贪心了。那你说说,打算多少钱卖给我们?”
“除了手摇式玉米脱粒机之外,其余的每一张设计图,至少也得给五千块钱吧?如果拿去给那些私营企业,估计人家能给五万块钱!”
郭建设点头:“你说的是,有价值的图纸,不说五千块,一万块也是值的!
只是,如今厂里的日子也不好过,一下子拿出三万块钱来买图纸,估计很难通过。”
贺兴邦附和:“就是啊,虽然我们一个是厂长,一个是书记,可是也不能搞一言堂。
过去,技术部的人有创新的作品,一般都是奖励个一百、两百这样。所以,五千块要批下来,估计真的难度很大。”
小梨就道:“不然这样吧,咱们换一种方式。三年之内,这六样东西只要卖出一件,就给我利润的百分之五。
三年期满,这些图纸的使用权就归机械厂所有,我分文不取了!‘’
郭建设跟贺兴邦飞快的交换一下眼神
,郭建设点点头:“好,那就这样说定了!等明天开过会,得到大家认同之后,咱们再来签合同!”
“那是自然,厂里的人不同意,你们就跟我签合同,我也不敢签啊!”小梨半开玩笑的道。
日后,这几样机械的销售不好,这还好说。怕的就是,销售很好的话,会引来小人的眼红嫉妒,挑拨离间。
事情有点波折,但是还算顺利。
有小梨指点迷津,样品很快就生产出来了。
试验过后,果然很好用,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满心的欢喜。
在小梨的提议下,率先将手摇式插秧机跟微耕机,各生产了一百个。
这两样东西,率先投放了广茂县的机械厂,在广茂县开的农机店里。
两百个,竟然不到三天,就在当地脱销了,供不应求。
这个时点,刚好又是夏种的时节,这两样东西购买的人很多。
尤其是手摇式插秧机,完全是手动的,不是电动的。
虽然,只能两行两行的插,但是胜在不用弯腰。而且,株距跟行距都非常标准。
还有微耕机,有了这样东西,就可以大力解放生产力。日后,再也不用累的直不起腰来了。
也不用去放牛了,过去每天都要出一个人去放牛,放牛的人被绑的死死的,什么都做不了。
如今可好了,许多养了牛的人家,都纷纷把牛给卖了出去。
夏种过后,小梨收到了三万多块的分红。
这下可不得了,眼红的妒忌的,可不在少数。
被小梨狠狠回击过几次之后,家里人都学到了不怒自威,学会了如何去反击。
这三万多块钱,小梨也没留着,就都捐给了靠山屯小学,修建了一栋教学楼。
暑假还没有过完,市机械厂就迎来了蓬勃的生机。
贺兴邦在厂里也终于少了许多阻碍,感觉自己似乎终于融入了这大家庭了。
******
小梨在看着机械厂生产出了样机之后,就启程回到了广茂县,见到了日思夜想的亲人。
又是半年没见,柴木兰又成长了不少。
拿到了初中毕业证,不再是有些人嘴里只会识几个字的文盲了。
武功也终于有一丝松动,触到了先天境的壁垒。
有机农业、观光农业基地,办的如火如荼,吸引了大量外地的游客跟参观、学习的人。
一时之间,柴木兰在县里、市里,开始被很多的人所认识、赞赏。
她的风头,似乎隐隐盖过了廖怀远。
不过,廖怀远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很是高兴。
妻子是个有本事的,他觉得脸上有光,真心的为她感到高兴。
第134章 哎呀妈呀!这还缠上了?!
是的,柴木兰已经拿到初中毕业证。
这是广茂中学,破格给她的待遇。
因为她是小梨的母亲,更因为她自己就是县里今年的优秀企业家,所以才给了她这个殊荣。
她也很争气,跟着毕业班的学生一起参加毕业考试,拿了个全年级第十名。
这可不得了,毕竟还要考数学跟物理化,以及英语呢!
对于她这样的年纪,这样身份的人来说,着实不容易,值得赞许!
如此一来,对于破格给她这个待遇原本有意见的人,也没法再说三道四了。
既然破了这个例了,那么高中毕业证,也允许她到时候跟着毕业班的人考试。成绩每科在八十五分以上,就给她发毕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