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父亲答应的好好的,她还是有点担心。
她知道,这人一旦有钱到了某种程度,就很容易飘。这人只要飘了,啥糊涂事、啥冲动的事,都干的出来。
廖怀远不住的点头,又告诫几个小的:“你们长姐的话,都听到了么?不要因为咱家有点钱,人就飘了,就觉得自己家很了不起!咱们家,不指望大富大贵,但求衣食无忧,没有人敢随便欺负!”
“爹,这些话长姐早就跟我们说了,我们不会飘的!”
节假日,回到村里,长姐时常带着他们下地干活呢!
在城里,家务活姐弟四人也样样都会干,从来没有偷懒过。
长姐说了,要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武”,都全面发展的六好学生!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也早就习惯了。
一天不干家务活,一天不习武,都还总觉得缺了点啥。
这样的家人,让小梨觉得很是温暖,非常的温馨。
这辈子,再有一个知心爱人,两个懂事可爱的孩子,这人生也就圆满了!
虽然渴望,但不强求。恋爱脑,她绝对不会做!
珍惜家人,珍惜当下,比什么都重要。
上午十一点,一家人就早早的吃过午饭,开着桑塔纳小汽车,先把外婆跟娟子姐,送回了柴家坳。然后,一家人直奔梨树坡。
本来,小梨是打算回去的,无奈族长一再托人带话,叮嘱她一定要回去过年。
而父亲跟弟弟妹妹,也很是想念梨树坡,想念那里浓厚的节日气氛跟一草一木。
第115章
梨树坡出村的路,比一个半月前,又加宽了一米半。
两个月前,小梨接到老族长再三托六叔捎来的书信,让她过年一定要回去。还说,他会带着村里人把路加宽一米,到时候她可以开车回去。
第一封书信,其实从三个月前就捎给了她。
让她回去的目的,也很单纯,就是要把她写进族谱,并参加大年三十傍晚的祭祖活动。
小梨盛情难却,只好答应了。
想了想,还是追加了十万块的修路资金,请六叔跟老族长主持,一起带着族人把路修好一点。危险路段,不要舍不得花钱。
倒不是她圣母,随便一给就是巨款。
实在是以后要走汽车,不加宽加强不行,毕竟这路她跟家里人都要走的。有了小汽车,路又好走了,往后就可以常回来看看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也可以时常接去城里小住一段时间,就当是散散心也好。
从山脚下的那个村子,也就是小梨过去寄存过单车的靠山屯,往乡里方向去,有一条两米宽的沙石大马路。全程,大概有五里左右。
如今,这条大马路年久失修,好多地方都坑坑洼洼的。
小梨干脆又出资三万块钱,请六叔、梨树坡的村主任、老族长,联合靠山屯的村主任、族长,一起主持修路铺桥事宜。
当初逃荒来这里的时候,靠山屯领头的老祖宗,跟梨树坡领头的老祖宗,是姑表兄弟。
靠山屯的人先到这里,占据了山下的风水宝地;梨树坡的人后到几个小时,只好翻过眼前的这座山,去了山那边安家落户。
两个村的风气都挺好的,村民之间的关系都很不错。
不然,小梨之前也不会去靠山屯寄存单车。
她出钱修路,让靠山屯的人出力,村干部跟村民都求之不得,就没有几个是反对的。
靠山屯是个大村,有上百户人家,青壮年起码有三百多人。
这修路铺桥的钱一到位,呼啦啦的一群又一群的人,分了多个路段,只用了十天的时间,就把路给修的平平整整的。
危险路段,都特意做了加强加固处理。
看见梨树坡的人,还在苦哈哈的修路,村主任又号召了三十六个青壮年,主动去帮了六七天。而且,都是很卖力的干活,没有一个人偷懒或者有怨言。
小梨这次回来,特别多准备了三十六份年货,以表感谢。
葵瓜子、红瓜子、水果糖各一斤,大白兔奶糖半斤,香皂两块,牙刷五个,
牙膏两支,对联两幅。
对于小梨来说,不算贵重,很普通的一份谢礼。
然而,对于靠山屯的人来说,这份礼物是意外之喜,也算是一份重礼。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付出,得到了小梨的认同跟感谢。
小梨开车走在重修过的路上,一个坑坑洼洼的地方都没有,路很平整,危险的地方都做了很好的处理。
从前,走路要走好几个小时的路程,如今只花了二十来分钟,就安全抵达了梨树坡村委会门口的小广场。
老族长、九叔公跟六叔,还有爷爷,听到动静,很快就迎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