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价就是部分记忆永久受损。
因为那部分记忆的脑细胞,被丁水挪用,通过合成修补其他重要部分了。
此外,痛觉也失去了一部分。
失去的部分痛觉神经,被丁水用来修补半身不遂损伤的那些神经细胞了。
但不管怎么说,经过丁水的这番折腾之后,天武帝现在的身体能动了,乍一看也跟正常人没什么区别。不过丁水并没有急着表示自己已经恢复,只是偷偷联络暗卫和绣衣卫指挥使,让他们随时待命的同时,暂且不要有任何动作。
天武帝突然死亡,天下才会乱。
但丁水现在掌控着天武帝身体,自然能保证天武帝不会突然死亡,所以正好借此机会,找出那些个不安分因素。
再来一次大肃清。
于是第二天,太医们就发现天武帝已经陷入了弥留状态,随着相关消息传出去,本来就不安分的那些人更是逐渐失去理智,而京城也彻底混乱了起来。
太子妃以及太子党,是一边有些后悔没壮起胆子,趁天武帝还清醒着的时候让他立下皇太子,一边赶紧联络宗室和没有病死的郭贵妃,通过提前画大饼许诺各种好处,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此外还商量,若实在不得已。
得制造假的传位诏书。
光妃本来还想再等等,可一听到天武帝已经陷入弥留状态,当即便觉得不能再等了,立刻就联络家族准备动手。
此外还有一些确实忠心的大臣,正询问太医有没有让天武帝回光返照,苏醒一段时间的办法。哪怕是有损根基寿元也行,至少得让他交代下继承人,只有天武帝在众人的见证之下,亲口说出继承人选,才能够避免天下陷入混乱。
不然他那些个儿子们。
肯定是个个都不服啊!
而其他藩王安插在京城的亲信,此时都快要急死了,因为天武帝病情恶化速度实在太快了,照目前这情形发展下去,怎么看都活不了几天了。可这么短的时间,他们光把消息传回去都困难。
更别说收到消息的藩王赶回来了。
这皇位怕只有尚在京城的能争。
等藩王们赶来,黄花菜都凉了。
又一个多时辰后,部分守卫就在光妃娘家的蛊惑下,率先乱起来,三百铁骑纵马闯入皇宫内廷,太子妃那边的反应速度也相当快,赶忙调动独属于太子的东宫羽林军阻击,斥责禁军在造反。
部分勋贵也带着私兵家奴进来。
想要搏从龙之功。
没过多久,本来就在紫宸殿等候的大臣,被裹挟的大臣,以及光妃、太子妃、十七皇子,两个皇孙乃至同样想要掺和一脚的十八皇子和十九皇子等人。
便全都汇聚一堂。
并在紫宸殿僵持起来。
第57章 :背锅王妃被赐死(57)
“光妃,朱钡,你们胆敢造反!”
眼看彼此僵持不下,太子妃当即便果断大声斥责光妃和十七皇子造反,以表明自身正义性,先占下道德制高点。
“皇嫂这是什么话?
父皇弥留,你偏守着皇宫,不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见父皇最后一面,为了孝道,我只能借了些兵,强闯进来,可你却还横加阻拦,不愿意让我见父皇。
该我问你到底是什么意思吧?
我还怀疑是你逼宫囚禁父皇,我这么做是为了把父皇从你手里救出来。”
十七皇子朱钡也是果断反击。
造反的名声他可不愿意背负。
紧接着就是双方打嘴炮,毕竟谁也没有足以轻松控制局面的兵力,只能先拖着,寄希望自己的援兵能给力一点。
在场众文官本来还有些忐忑,毕竟刀剑无眼,万一伤着他们,那可能真就白死了,估计怎么着都评不上救驾之功或者从龙之功。可现在看双方好像没有动手的想法,只是一直打嘴炮,所以他们很快也放轻松,并且还参与了进来。
分别持不同想法争论着。
“太子殿下是嫡长子,皇长孙殿下更是再为正统不过的嫡长子嫡长孙,所以皇位由皇长孙来继承再为正统不过。
这也符合周礼,符合宗法制!”
“自古以来都是父传子,哪有父传孙的道理,嫡长子去世,自然是由嫡次子继位,如此方才符合礼法和传统。”
“你书都读狗肚子里去了吧,嫡长子绝嗣,方才应该由嫡次子继承,如今太子殿下有两个嫡子,三个庶子,皇位自然应该由太子殿下的嫡长子继承。”
“狗屁,你才是没读过史书。
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去世之后,伯邑考尚有子嗣传承,最后王位不也还是传给了周武王,如果按你所说,王位难道不是应该传给伯邑考尚存的子嗣?”
“管蔡世家明确记录,伯邑考,其后不知所封,这难道不能证明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