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局限于第一个层次。
引发策划地方动乱。
知晓弑君计划和通敌计划,并且真正参与其中的,只有百不足一罢了,而且他们大多是自前朝起,就与异族勾勾搭搭,输送利益,走私并谋取暴利。”
很多时候,背叛并不是一朝一夕突然背叛的,个人兴许可能,但家族绝对不可能。不存在一个家族因为自身利益受损就立刻叛国,只有可能要么他们从来没有忠心过,始终游走在通敌叛国的边缘上。要么他们深知,他们干的事情一旦被查出来,必然是抄家灭族之罪。
这种家族不可能太多。
也不可能将秘密宣传的沸沸扬扬。
暴露出来的那些早就被杀了。
而且事以密成,这也就注定了,知晓相关计划的人绝不会太多。甚至有一部分参与计划的人,都不知道具体计划是什么,只是收到命令,必须完成其中一个步骤,核心步骤则都是死士完成。
“麻烦你保护我的安全,我得先让他们成功执行弑君计划,才能想办法以此为借口削弱他们的势力,此外还得麻烦你帮我写一份叛徒的名单,我好安排忠心人手将他们斩杀,接管各地边防。
弑君计划可以放纵他们进行,但是放外敌入侵不行,必须得掐灭于萌芽。
不然不知得死伤多少百姓。”
不管雍和帝是真这么想,还是觉得丁水更在乎百姓,故意这么说,但世间事终究还是得论迹不论心,不能看一个人心里想什么,得看他具体做了什么。
所以丁水对雍和帝的态度和计划还是挺满意的,属于符合她的三观理念。
因此自然也很乐意提供支持。
很快便列了一份满朝文武百官,包括边疆守军将领的忠诚度表格,灌顶留在了雍和帝的灵台识海当中,并且还会实时变化。毕竟人心易变。当利益足够大,人心可能会变化,威胁足够大,人心也可能会变化,所以忠诚度自然得实时变化,不然那不相当于刻舟求剑嘛!
此外忠诚度具体变化原因,丁水也会做记录,方便雍和帝衡量该杀该抓。
至此可以说双方都准备就绪。
接下来就看谁技高一筹了。
三日后,专门针对雍和帝的弑君计划就正式开始了,是夜,他们在雍和帝的晚膳当中掺了些铅白霜,此物确实有毒,但需要长期食用,少量食用只是会昏昏欲睡,而他们要的就是昏昏欲睡。
为了以防万一,他们还派人调换了紫宸殿中的熏香,将檀香改成安神香。
紧接着便是寝宫大火。
以及有死士刺杀。
虽然他们很想将雍和帝直接活活烧死,但毕竟有一定风险,所以最终实际计划还是打算先将服
用铅白霜和闻了安神香,基本没可能反抗的雍和帝杀死。
紧接着再将他的尸体烧成焦尸。
反正也没人敢解剖验皇帝的尸,况且只要雍和帝一死,京城自然就为他们所掌控,根本无须担心有人验尸质疑。
这个过程雍和帝一直看着。
还有一批暗卫也在看着。
而被刺杀的,是丁水构建的幻像。
随着那几个死士以为他们成功刺杀雍和帝,以及火焰已经在一些助燃剂的帮助下升腾起来,雍和帝这才长叹了一口气,请丁水出手。而丁水当然是一边降雨一边将火焰吸收,双管齐下,没一会儿,紫宸殿的大火就彻底消失不见。
甚至于宫殿都没多少损伤。
后续稍微修缮一下就能恢复。
紧接着当然就是雍和帝露面,将那些个死士全部抓起来,同时开始抓人。
宫内宫外一起抓人。
“朕是真的想不到,竟然会有那么多人想要朕死,宫廷内外勾结,皇后太妃都有参与其中,也就幸亏朕那几个儿子年纪尚小,还没有一个出宫建衙的。
不然恐怕……
太可怕了,以前我只是怀疑很多皇帝是被人害死的,如今我感觉,我已经可以确定,多数皇帝是被人给害死的。
特别是内外勾结,更是可怕。”
虽然雍和帝早有猜测,并且还提前做了不少准备,但很多人的背叛,真的是他从未预料到的事情。如果没有丁水帮助,他哪怕不死也得脱层皮,而且躲得过一次,不一定躲得过未来每一次。
故而他才会如此惊骇心寒。
其中最让他心寒的背叛者无疑就是皇后了,虽然自从几年前,通过丁水知道皇后曾经害过自己几个儿女和妃嫔。
对其略微有些疏离。
但他却也从未想过要给她定罪,废后,废太子之类,最多敲打一番,让她记得收敛一点,不要给自己找不自在。
结果没想到,她却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做太后,并且参与执行弑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