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也不是没有成本的事。
耕种、买种子、种植、施肥、农药都要钱,如果出现天灾,比如说洪涝或者旱灾之类的,也需要进行人为干预。
出现火山喷发,地震之类天灾。
更是要大资金干预。
最后收割储存同样需要钱,保鲜价格格外高,冷藏价格也不低,冰冻更是如此,哪怕已经用上各种先进农具,乃至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极少用人工。
每一样也是价格不菲,或者说,即便平摊的价格再低,三百多亿亩土地的用量一乘,都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
纠结琢磨,抓耳挠腮了许久。
丁水才很为难的写下了三种自己看了都觉得离谱,很难实现的解决方法。
一是培养新品种,最好是培养出一些有极大优势,大家都要买,或者说都愿意买的新品种,那样分分钟翻身了。
难度系数五颗星。
二是降低成本或提高产量,不管通过什么方法,只要能把成本降到足以赚钱,不求太多,哪怕一亩地赚一两块。
那就能维系下去了。
难度系数四点五颗星。
三则是解决华光农业星球附近的低浓度辐射问题,只要能把这个问题给解决,华光农业星球就有成为华光宜居星球的可能了。虽然后期依旧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建设改造,但说不定张家会看在另外两个改造成宜居星球的星球,目前收益不错,继续剩余地盘的改造。只是不改成农业星球,而是改成宜居星球。
宜居星球的农场有一定政府补贴。
农业星球没有。
此外,华光农业星球之所以没有虫洞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那个辐射对虫洞有影响,既增加建设成本,也增加出事概率,申请之后上面没能审批下来。
一旦辐射消失,就能建虫洞了。
而有了虫洞,运输成本也能降低。
两者一叠加,赚大钱肯定还是没什么指望,但不亏本应该还是能办到的。
难度系数同样是五颗星。
因为张家当年可没少折腾这事,政府方面也出过主意,搞过研究,最终都没成功。可见要么代价极大,大到他们难以承受,要么就是根本没办法,至少以他们当年的技术条件而言,没办法。
现今嘛,估计也没办法。
毕竟这几十年科技发展不大。
最大的突破就是那个万物制造机。
不管这三个办法具体有没有实现的可能,至少也算有个方向,更是丁水目前能想到的,勉强有一丝靠谱的办法。
至于不靠谱的办法。
那无疑更多。
比如万物集团倒闭,万物制造仪全部被毁或者无法使用,那整个天然食品市场肯定就能恢复过来了;又比如说政府救市,下命令禁止人造食品售卖,也能起到类似效果,拯救天然食品市场。
再不然爆出人造食品有问题的话。
同样可以给天然食品市场续命。
除此之外,如果他们能找到一个可以倾销农产品的其他文明,且那个文明比不上他们,又有他们需要的资源,估摸着也能给他们这些从业人员回口血。
只是这些方法无疑更加不靠谱,毕竟政府要是想救市,早两年前就救了。
何至于拖到现在。
如果人造食品有问题的话,两年前各大农业畜牧业,以及生鲜集团,也早就联合起来把问题爆出来并且炒热了。
资本又不是什么小绵羊。
近两年,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搞的事也都搞了,只是没用,必须认命。
再不认命,只有死路一条。
现如今整个农业和畜牧业,只有主打高端有机的一些老品牌,依靠只认天然有机的世家和富人,能勉强保证不错的利润,其次就是拥有独特物种专利的品牌,靠着专利保护,也能维持利润。
当然了,总收益肯定是下滑,有的甚至腰斩,但至少他们还是盈利状态。
再往下的就是宜居星球农场。
他们靠着政府补贴以及运输成本低廉,只要不遇到天灾或者其他可能导致成本上升的意外,也能维持微薄利润。
但利润已经低到一些小农场主。
不如出去打工了。
大量小农场被抛售,中型大型农场主也只是勉为支撑,有的甚至于要靠搞农家乐,租给剧组拍摄等一系列超出农场经营范畴的工作,补贴下农场收益。
总结来讲就是虽然已经很惨了,但至少还饿不死,只是赚的远没以前多。
没点特色赚外快的。
更是已经开始低价甩卖。
最惨的当然就要属于丁水他们这种远离宜居星球的,农业星球农场主了。
补贴是没有的,运费是高昂的。
储存成本也比别人高,而且量大不降点价,人家还不愿收,有自己特色或者专利保护物种的农场主日子能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