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太子捡到后,小娇花她又野又飒(294)

作者:一木姑娘 阅读记录

“老夫人您慢些……”贴身丫鬟连忙搀住她摇晃的身子,却见老太太执意要往府门去,“我的宝贝孙女回来了,我怎能不去迎?”

此时嘉平城的长街上,一辆雪青色马车在百余护卫的簇拥下缓缓驶来。车轮碾过青石板的声音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这是哪家的贵人?好大的排场。”路边茶肆里,一个书生模样的青年忍不住探头张望。

饶是皇城,也少见如此排场的。

旁边卖糖人的老伯眯眼看了看方向,倒是有所耳闻,“瞧着是往江阴侯府那边去的,早听到了些人说,应该就是那位云安郡主了。”

“云安郡主?”书生一脸茫然。

“不记得也正常,就是五年前为护太子后来下落不明的那位三小姐,听说圣上怜其忠勇,破例赐了郡主封号。”

旁边人插话道,“哎呦,我记得了这事,就是差点成了太子妃那位吧!真是可惜了。可,可那位不……没了吗?听说墓都立了。怎么还能活过来的?”

“那是衣冠冢,当年大费周章地也没找到人!现在又找着了呗,不过这土匪窝里转了一圈……”说话之人啧了一声,未尽之言不言而喻。

此言一出,人群哗然,窃窃私语起来。

忽有人拍案而起,“兄台慎言,要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瞧兄台也是个读书人,如此张口就要毁人清誉,焉不知流言如刀的道理?”

方才说话的人面红耳赤,讪讪退后,悄悄溜了。

议论声中,马车稳稳停在侯府朱漆大门前。

小厮麻利地摆好脚凳,却见车帘一掀,一道火红的身影已轻盈跃下。石榴红的裙裾在空中划出绚丽的弧度。

今日到家,是喜事,她特挑了件喜庆的石榴红的缎织大袖衣裙,上了一点点薄妆,一身雪肌配着鲜亮的红,那一身石榴红被她穿的十分清艳,半点不落俗套。

老太太看着那鲜活真实的人影,拄着拐杖的手微微发抖。被身边大丫鬟紧忙扶了住。她这边拄着拐杖刚向前挪了一步,那道红影已如燕归巢般扑到跟前。

“祖母!”如花花双膝跪地,重重磕了个头。青石板上顿时洇开两滴泪痕。

“是月牙,是我的小月牙……”老太太手臂微颤,连忙将人从地上扶住,“好孩子,你起来,快起来,快让祖母好好看看。”

如花花被老太太强扶了起来,她深吸一口气,她抬起了头,压住满腔哽咽,“祖母,是孙女不孝,让您担忧了。”

“是长大了,”老太太上上下下将人看了很多遍,摸了摸她的脸,眼眶便红了,忍不住轻轻锤在她的肩头,“你这狠心的丫头,既然活着,为什么这么多年你不回家,为什么……”

花以夕早在信中说明了大概情况,老太太是太挂念了,一腔情绪需要宣泄。

如花花垂下眼睫,一行热泪忍不住的顺着面颊留下,“是我错了,祖母。”

她原本是不想哭的,怕无端引的老太太也情绪起伏,却又实在忍不住了。

“唉,不怪你,不怪你,平安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阿。”老太太说着,也忍不住被她引地湿了眼眶。

身边大丫鬟跟着抹了眼泪,不由嗔道,“姑娘回来了,这可是大喜的日子阿,老太太您倒是哭什么。”

“我这是太高兴了,高兴的。”老太太抹了抹眼眶,忍不住嘴角上扬,“喜极而泣。”

“我可怜的乖孙,在外面受苦了……”老太太一把将人搂入怀中,激动的语带哽咽。

埋在熟悉的怀抱中,如花花眼泪瞬间决堤,“……祖母……”

身后人都劝着,好半晌才将祖孙俩劝住。

老太太拉了如花花的手,将人拉在身边,亲自带人往府邸里去。

如花花轻轻扶着老太太,嘴上不住安慰,又说些路上的趣事宽人心。

老太太听得不住的点头,又道,“捡到你那人家,我们是合该好好谢谢,能将你养的这般好,我看着,倒是结实了些。”

她出生时胎里带的不足,小的时候偏瘦,骨架都比同龄人小上一圈。

之前送回的家书中,花以夕只说了如花花忘记了事情,被人当做孤女收养了,其间细节却并未言说,老太太只当她是被普通人家捡了去。

如花花点头,认真地说道,“嗯,是极好的人,待我也好。”

一行人入了内厅,老太太实在高兴的厉害,兴致起来,又说起她小时候的事情,激动的又忍不住抹泪。

一会哭,一会又笑起来。

年纪大了,本就忌情绪起伏波动太大,大丫鬟怕老太太吃不消,忙将人劝住,“老夫人,您看天色也不早了,奴婢觉得姑娘一路舟车劳顿肯定也熬不住了,老太太不如早放人回去休息,明日再叙,您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