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女婿又没了,她成了寡妇,日子就更难了。
“你们还做了生意,那就太好了,我们大家还担心你还一直哭,妈说你这次过年要是不回来,她就去看看你。”
“你们要是有时间的话,就过来坐坐,对了,你的婚事有着落了吗?”
永国今年二十三了,在这个时代,那可是正宗的大龄单身男青年,家里也着急,不过家里实在太穷,只靠着几亩荒地过活,日子实在是不好过,人家姑娘听说李家有四个儿子,还都没结婚,都不想嫁,毕竟要的彩礼太高,李家拿不出,要的太低,女方家父母不同意。
“姐,慢慢来,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我听人说现在城里也有人做生意了,我想着过了年和永富出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活干,要不然靠着家里的地,实在是困难。”
永富是李秀兰的二弟,今年二十岁,李秀兰还有两个弟弟,分别是永贵,十八岁和十五岁的永康。
“那咱们先回家商量商量,要是有合适的地方,我也先帮你们看看。”李秀兰点点头,家里几个弟弟,虽然不怕被人欺负,可是光是婚事就难倒了家里人。
三人到达李家沟的时候已经中午了,永富和永贵在村口徘徊,见到他们,立刻跑过来。
“大姐,你回来啦,还带了这么多好东西。”永贵跑过来,见到永国手里的篮子,立刻掀开来,见到里面是点心和白糖,他脸上都笑出花了。
“永贵,你怎么一点礼貌都没有,别吵着家玉,她刚睡着没多久。”永国见他这个样子,很是不悦地训斥他。
永贵经常被家里人训,早就习惯了,一点也没放在心上。
见到家玉身上披着的新衣裳,他笑呵呵地说着:“大姐,看来你在冯家没受委屈,要是冯家敢给你委屈受,看我不打他们。”
“打打打,你就知道打。”永富喊了声大姐后,也训斥弟弟这话。
“永贵,你这是去哪里学的这些话,我记得之前见到你还不是这个模样,现在是法治社会,可不能去打这个打那个,来,你们先吃点心。”
李秀兰记得自己的三弟以前是个挺沉闷的小子,怎么才几个月不见就这样了,不过几位弟弟从小都是她带大的,她知道孩子都馋嘴,所以拿出饼子给他们吃,这个饼子是在镇上买的,带着甜味。
“谢谢大姐,还是大姐想着我。”永贵看两个哥哥都没接,他也没有装,直接拿过来大口吃了。
“大姐,我们不吃,我给你拿,爸妈都在家里等着了,永贵,你先回去给爸妈说一声。”
永富瞪了弟弟一眼,这些东西是大姐拿来走娘家的,村里人喜欢攀比,谁家女儿回来了给了什么,都要打听,他们先吃了这算是什么,所以他还是让大姐放在篮子里,待会儿再拿出来也好看。
第36章 娘家人的惊讶
“好,那咱们先回家。”李秀兰知道这两个弟弟的脾气,也没再劝,反正待会儿到了家,他们就能吃上了。
几人到门口的时候,门里探出了个头来,见到李秀兰,他跑过来喊着:“大姐,你回来啦。”
李永康整个人瘦高瘦高的,脸上没有多少肉,身体也没几个哥哥好,以前没起大名前,他经常生病,后来李父李母就给他起了这个名字,希望他健健康康。
“永贵,我们回来了,爸妈呢?”李秀兰拍了拍他的肩膀。
随着永康的声音响起,家玉也迷迷糊糊地醒了。
“家玉醒啦,我先背她去屋里烤火,别感冒了。”李永国将家玉抱进屋,李父李母也走出来了,见到女儿回来,两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爸妈,我回来了。”李秀兰原以为自己对原主的亲生父母会有淡淡的疏离,可是见到他们的身影和原主记忆中的重叠,脱口而出的爸妈把李秀兰自己都惊呆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怎么带这么多东西,你婆婆不会有意见吧?”
李母刘珍见大儿子刚刚就挎着篮子进
屋,这会儿又见到永富手里也拿着篮子和包袱,就猜到都是她的。
“不会,这些都是她们收拾的,妈,我走这一路都饿了,咱们先进屋再说。”看刘珍要念叨了,李秀兰赶紧说着。
进了屋,永贵已经把篮子都打开了。
看到篮子里的东西,他惊呼一声:“这么多肉?”
他的举动也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过来,见到桌上有一大条肉,还有鸡蛋和点心白糖等东西,几人都惊讶了。
“秀兰,你是不是拿错了,怎么拿这么贵重的东西过来?”
他们家虽然养了猪,可是那头猪很瘦,除了留下十来斤过年,其他的都卖了给家里用,永康现在在读初中,几个孩子也大了要攒彩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