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你今天感觉怎么样?”大姑上前,柔声问道。
“好,没什么不舒服,我想去晒晒太阳,你们带我去外面看看,四喜呢,桃花和杏花要回来吃饭吗?”
今天奶奶一直在念叨着几个孩子,张桂芬和大姑两人对视一眼,眼中的笑意都淡了几分,这是有交代后事的感觉,两人赶紧回答:“要来,要来,孩子们放假了,她们都过来一起吃个饭聚一聚。”
张桂芬走出来,让李秀兰赶紧把冯四喜喊回来,她也赶紧打电话给杏花和桃花,让两人赶紧回来,奶奶只怕是不行了。
听到这话,父女三人赶紧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赶回了家里。
桃花和杏花带着男人和孩子们进到院子里,奶奶环视了一周,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好像回光返照一般,站起来挨个摸摸头,和她们说话,就连孩子们都说老祖这是好了。
不过张桂芬和大姑两人偷偷擦了擦眼泪,她们见惯了太多人的生死,知道这就是回光返照。
吃饭时间,奶奶意外地吃了两碗饭,最后她回到自己的屋里躺着,大伙碗都不洗了,赶紧聚到她的屋里。
“万东呢,是不是又去出差了?”奶奶看了一眼。
“他们从市里赶来了,应该快到了。”冯四喜接话。
“好好好,那我等他。”奶奶喃喃自语,又睁开眼睛。
“外婆,我们回来了。”万东听到舅妈打来的电话,带着媳妇孩子收拾东西就直奔张家湾而来,刚进了院子就赶紧喊着。
“你们来啦,万东,和红英好好过日子,你妈高兴。”奶奶说完这话,就闭上了眼睛。
没一会儿,家里人全都哭了起来。
冯家的鞭炮一放,村里人就猜到是老太太没了,全都赶了过来帮忙。
梨花也接到了张桂芬打来的电话,她想要请假回来。
“梨花,你在那边好好上班,你奶奶交代了,你别为了这事赶过来,你为国家做贡献,她心里高兴,再说你回来,你奶奶也上山了,等以后有休息的机会再来看看你奶奶。”
“是啊,你奶奶最高兴的就是你能替国家做贡献,她临了还说国家好,政策好,你只要继续做贡献就是她最开心的事,你别忙活了,等不忙了再回来。”
冯四喜也劝说着,他们这边也忙着出殡的事,每天都有不少亲朋好友前来吊唁,忙得不可开交。
最终山上多了一颗坟,家中少了一个人,一开始张桂芬还有些不适应,时常还走到奶奶的屋门前才反应过来她已经不在了。
“你奶奶是个很好的婆婆,比亲妈还要好,我这些年也早都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妈,一天不来说会儿话都难受,现在你奶奶走了,还真是不习惯。”
张桂芬还沉浸在悲伤的氛围中,家里人接二连三地离开,饶是再心硬的人,都看不得这种场景。
就连冯四喜都感慨,这些年家里有一位老人在,他觉得自己有时候还能像个小孩,现在妈也不在了,这世间再也没有人把他当孩子了。
不过悲伤是会被时间冲淡的,随着下岗的工人越来越多,市里的纺织厂竟然也干不动了,偌大的纺织厂听说要停产了。
“纺织厂那么大,要是真的停产,得有多少工人失业?”张桂芬和冯四喜两人听到这个消息,也都有些诧异。
之前即便市纺织厂不怎么赚钱,但是体量摆在那,没人觉得它一夕之间就干不下去了。
“没办法,现在市场的冲击太多了,沿海那边还有江省那边,越来越多的私人企业,体量不输国营厂,他们对于市场的冲击力不小。”
“那咱们要不要把纺织厂买下来,听说现在还有
一个外商想要投资,但是我们的服装厂现在体量太小了,要是在市里,运输还会更方便,要不咱们也试试?”
张桂芬已经跃跃欲试了,服装厂的成功让她信心十足,就像秀兰说的,现在是风口上,只要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
要是不抓住这个机会,或许她的服装厂就做不大,她的野心很大,想要把生产布匹和制作服装都一并拿下。
第200章 收购
两人商量了几天,还是决定去看看能不能收购,李秀兰也支持他们的决定,这样也可以分散两人的注意力。
“我也打算去收购一家食品厂,打算在市里也建一个我们新厂,主要生产新产品。”
最近效益不好的企业很多,李秀兰也想扩大自己的版图,现在正是最好扩张的时候,要想迅速拿下市场,就要抢占先机。
三人来到了市里,纺织厂是个大企业,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所以听到消息准备来收购的人也不少。
之前来纺织厂,这里的人可以说穿流如织,每到了下班时间,都能看到不少男男女女下工,就连纺织厂门口,都摆满了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