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小寡妇带飞全家(183)

作者:细雨淼淼 阅读记录

车票是早上的,当天过去肯定赶不及,所以头一天,将所有东西都装车,全家人都去了省城,到时候住一晚火车站附近的招待所,第二天起早一点过去。

十七号早上,天还没亮,奶奶和张桂芬两个最操心的人已经醒了,将所有人喊醒来。

“咱们早点收拾好,早点过去,免得赶不上车了,东西都看看有没有收齐,宁愿去火车站等,都不要在这里等,小崽子们,赶紧起来,首都可不是这么好去的,一路上光是坐车都要坐好几天。”

见到孩子们一个个哈欠连天,奶奶说着,这几个孩子昨天晚上还是第一次出门住招待所,所以兴奋得大晚上都没睡,现在醒来一点精神都没有。

“老祖,我记得舅妈说的是早上十点的车啊,现在天还没亮呀。”大虎昨晚是闹得最欢的,这会儿一点精神都没有。

“你这孩子不懂,出门在外,宁愿早点过去,都不要临时临坎了才过去,免得赶不上车,要是赶不上,车费也花了,还要多等几天,你舅妈还说了一天只有这一趟车呢,要是错过了今天,明天还不一定有没有票呢,快走,都跟好了,别掉队。”

别看奶奶年纪大了,但是提到去首都,却是所有人里最有活力的。

“你们看我奶,要是不说,谁能想到她这么有精力的人像是七十来岁的人啊,比我们这些年轻人的精神头都好,一大早上把所有人都喊醒了,东西也都收拾得好好的。”

杏花也忍不住夸奖起来。

“嗨,那是你们年轻了不懂,只要是出门在外,宜早不宜晚。”

“就是,你们奶说得对,以前我就听说过,有个人每次出门前,一会儿这个忘记带了,一会儿那个忘记拿了,别人都在催她,催到最后,坐了车走到一半了,才想起来孩子还在家里,没办法,又只能走路回去,回到家发现东西又放在车上了,最后人也没去成,东西也没买到,要不是那些人都认识,她的东西早就不见了。”

张桂芬见孩子们不理解老人的思想,给她们举了一个例子,几人边走边说,到火车站的时候,天才开始亮,李秀兰看了一下手表上的时间,现在六点半。

等他们检票到候车室,候车室已经都是人了,而最早经过的一班火车,是早上八点多的,原本还觉得奶奶夸张的,现在也都明白了,大家都是一样的想法。

众人扛着行李,带着孩子挤到一个人少的地方,让孩子们都站在中间,别乱跑,去哪里都要有大人陪同,行李也都是大人们一起看着,这才安心坐下来歇一歇。

“到了车上咱们轮流休息,我听人说,火车上也有扒手,特别是在半夜人睡得最香的时候,来偷东西,甚至还有抱孩子的,他们身上还带着刀,而且都是一群一群的,你要是惹到了他们,他们是敢亮刀子的,看好东西,别都睡死了。”

奶奶这段时间可没少打听,还问到曾经坐火车的人,向他们取经,现在俨然是一个经常坐火车的老江湖了。

“奶奶说得对,咱们这么多人,特别是上火车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孩子,别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也别相信那些陌生人的话,最重要的是孩子。”李秀兰也提醒着。

两位姐夫和冯四喜这次可是担当了扛行李的重任,女人们负责带着孩子,保护自身安全,顺利到达卧铺的车厢。

候车室的人随着火车的慢慢到来,不仅没有变少,还变得更多,就连大伙都忍不住说了一句:“怎么这么多人坐火车啊,他们都是去做什么的,我看这火车站,一年到头,恐怕都空不了。”

“谁知道呢,或许是跟我们一样送孩子去念书的,或许是去打工的吧,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去外省打工了。”

大伙在候车室一直等到了十点,期间要是有人上厕所,那都是至少要有两个人陪同,坚决不落单,终于去往首都的火车来了。

第134章 到首都啦

火车一到,大伙抱孩子的抱孩子,扛行李的扛行李,见到周围人都在朝着车厢冲去,他们也跟着跑。

人多行李多,火车车厢门口的楼梯距离地面还有五十厘米左右,要走几层才能到火车上。

“家玉,大虎,你们小心点,拉紧我们的手上车。”他们不是主动走上去的,而是被人推着走的,刚一上车,车上的闷热就让人觉得难受,好在他们这还是硬卧,一上了车,至少还能躺一会儿。

先带着行李冲上来的大姐夫马上占住了位置,一个隔断分为两组一共六个位置,等到人都上来了,赶紧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我的妈呀,这比客车还要挤,我的头发都挤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