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384)

作者:月月捣药 阅读记录

毕竟,童启护短爱学生是出了名的,若能当上童启的学生,那即便不做将军了,也算有个极好的退路了。

起码……比重新回去嫁人强。

岳灼华期待的看着他,双眼亮晶晶的如同满天星辰一般。

然而童启却本能的回道,“不行。”

空气中陡然静谧下来。

“为什么?”

岳灼华追问道。

童启欲言又止,想说出一个恰当的理由,但是却寻找不到。

对啊,为什么呢?

岳灼华和自己的不少学生年龄也差不多,为什么别人能够收,她却不能呢?

眼见着对方沉默,岳灼华也有些失望的低下了脑袋。

童启沉默许久,最后仍旧是给出了一个答案,哪怕这答案同样超乎他的想象之外。

“也许是,我不想成为你的先生吧。”

他平静的说道。

可这句话却令岳灼华整个胸腔都骤然跳动了起来。

不想做先生?

那……想做什么?

她没有勇气问出声,喉咙里像是被堵住了一团棉花糖,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来。

可随着时间的渐渐融化,那糖丝开始泛出浓浓的甜味儿。

让她恍然以为错觉。

两个人不约而同闭上了嘴巴,可氛围却愈加诡异暧昧起来。

连碰也碰不得,只是视线相交,便匆匆错开。

岳灼华并未再追问,此次南下,能得到一句不想做先生,便已经是她最大的收获。

其他的,皆不重要。

就这样安静的将童启一路送到了潭州府的界碑旁,岳灼华拉住了马匹,不再上前,再前就是别的知府的任下,若被参一顿,又是连串的手续,麻烦的不行。

“那就这样了,我只能送到这里,前面便是长沙县,童山长,一路别过,注意身体。”

“好,你也是。”

童启看着对方勒马离开,突然开口再次叫住了她。

“等一下。”

岳灼华疑惑的扭头看来。

童启咽了咽喉结,说道。“虽然我不能收你当学生,但是,炎黄书院还缺少武术老师,如果你想来的话,随时都可以来,这里的大门永远为你打开。当然……我还是更希望你能够生活在战场上,毕竟那里才是属于你的领域,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你的光芒!……若以后有事,可以写信给我,我就在长沙县。”

一连串的话,真诚而坦白,带着一丝丝青涩的试探。

令岳灼华忍不住唇角上扬。

“好!”

她重重的点头,扭身策马离开,飞起的马尾如同划过天际的流星,璀璨夺目。

之后,两个人仿佛被这件事打开了心门,渐渐的变得通信多了起来,偶尔还交流交流彼此的日常生活,就像是久违的笔友一般,默契的不像话。

可那些信件,却被不约而同的珍藏起来,再无人看到过。

曹时序在岳灼华的亲兵保护下,成功到达了京城。

有着童启与齐大人的联合背书,玉米的良种也终于层层叠叠被递上了皇帝的案前。

“这是什么?亩产千斤?笑话,这也相信?”

“此乃童山长亲口认证过,说的确是能达到亩产千斤的程度。”徐常侍在旁悄悄补充道。

圣上这才认真的看了起来,见随船还奉上了不少珍贵宝石,连带着还有两只吉祥物神鸟(鸵鸟),这才心情大快起来,连连称赞这曹时序乃是“国之栋梁。”

哪怕得知这曹家便是几年前因四皇子谋反牵连流放的那个,也不怎么追究了,反而如愿赦免了其一家人的罪过,允许其再回京城,恢复官职。

就连童启,也被称为永远心向着大奉朝,乃是忠臣良将如何如何。

可曹时序如愿回到了京城圈,恢复了原职,沉冤得雪,事情就真如他想象的那般了嘛?

并不。

第130章 公主赐婚

先是曹老拒绝回京,宁愿继续呆在华夏书院内教书,也不愿再重新回归朝堂。

用他的话说就是,“我老了,已经不知道何时就要离开这人世,与其回京都,官场沉浮,再折腾一圈,来回惊吓,倒不如就这么安安静静做一个教书先生,孕育下一代栋梁,反而心更安一些,就连饭也能多吃几碗,觉也能多睡几次。”

什么风雨同舟,兼顾天下的志向已经彻底被磨平,成为了安度晚年,教书育人的安稳。

他说,他终于理解了童山长为什么要开一家自己的书院,重新创立教学模式与规则,也不愿那么快的入朝为官了。

只是望着每日这些朝气蓬勃的少年,他的心态便不自觉年轻许多,觉得这世界,似乎又充满了希望一般。

恳求圣上察其情,谅其年迈,允许他留在伊川继续发挥余热,这样,他日,定为圣上教授出更多的人才,以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