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295)

作者:月月捣药 阅读记录

折继世想了想,也觉得有理。

还是继续往北走,找山长比较好,毕竟如今这种情况,压根不是他们能解决的,一个不留神,便跳进黄河里都洗不清了。

三人收拾行囊,打算悄然离开。

然而这个消息不知怎么泄

露出去,被其他的山寨村民所知晓,大家连夜起身,纷纷跟在他们身后,要一起走。

赶也赶不走,警告也警告不明白。

多日的相处,令他们早就知晓这三个孩子中真正当家做主的是谁,于是一口一个“女公子”,一口一个“天阙”的,硬是死乞白赖缀在后面,即便折继世,也无可奈何。

随着一众人继续向南,队伍后面跟着的人,也越来越多。

李元昊越看越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这怎么更奇怪了呢?就像是行军似的,我们西夏每逢要出去打仗,也是这么连日的赶路,烧火做饭,建立营帐。老折,你确定这对吗?”

折继世也相当的头疼。

他怎么可能会不觉得奇怪呢?没见到一路上连个人影都没有吗?

但凡进入一个县城,当地所有的百姓、官员们那种颤颤巍巍,忌惮惊恐的目光……分明就是把他们当成匪盗头子来看了啊!

可他能怎么办?

大家硬是紧跟着,怎么赶都赶不走啊!

偏偏始作俑者赵天阙却一点都不急,每日窝在李元昊怀中,跟谁都能唠上个两句。

婴言婴语的,虽然一开始对方听不太懂,可时间长了,勉强也能猜出几分。

于是,双方词汇量大增。

队伍中渐渐有人开始脱离出去,受命做其他的事情。

有的去给赵天阙抬箱子,有的前往前方营寨里打探敌情,甚至还有的出去买粮,组建护卫队,完全就是一副正规军的模样。

他们见山匪就剿,见营寨就住,看到平民百姓也不抢掠欺凌。

渐渐的,名气四起,甚至有县城百姓们特意花钱请他们帮忙。

颜大将军听到后,纳闷不已。

他才是真正受到皇帝认令前来剿匪的人啊,哪里又冒出来的什么正规军?

他恍惚问向底下的亲兵,道。

“你说,有一只队伍把整个襄州的山寨全部都给剿灭了?而且领头的还是三个小孩子?确定吗?”

“据探子传来的消息,好像确实无疑。”

“不是……他们为什么啊?”

三个小孩子,剿灭山寨?

明明这句话没什么歧义,听着如此顺畅,可结合起来,颜大将军却只觉晦涩难懂,怎么也听不明白。

怎么就三个小孩子,能剿灭十几个山寨了?

那可是穷凶极恶,他们带着人攻打了数次,都没有彻底打下来的地方啊?

怎么可能会这么容易?

而且,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又没有钱,又没有名,纯纯的做慈善吗?

还是说……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小孩子,只是被山匪推出来的障眼法,用来混淆视听的,其根本意义,乃是为了瞒山过海,趁机偷袭?

颜大将军匪夷所思的推敲着,而赵天阙等人,也是满腹疑惑。

“等一下,什么叫做这不是去京城的路?这难道不是北上吗?”

李元昊惊讶问道。

旁边的匪徒犹犹豫豫,“这不是北上啊,这是往南,咱们再多一点,马上就要出了襄州了。你们若是想要去京城的话,理应出了城沿着官道往北行,可这是南下广州的路啊。”

三个人只觉如遭雷击。

赵天阙和李元昊顿时一脸控诉,看向折继世的方向。

折继世:……

谁能想到看起来最正常的小伙子,竟然会是个路痴呢?

就这,你还想要以后要上战场打仗?能顺利把大军带到目的地不?

怪不得,他们就说怎么走了很久了,仍旧半点没见到什么赶考回乡的士子们。

合着完全是走了反方向啊!

骤然得知这个噩耗,一群人简直失落不已,尤其是赵天阙,本以为马上就能够见到山长了,可谁知却是渐行渐远。

脑袋上的呆毛都因此垂落了下来,软塌塌的,颓丧不已,连一向喜欢的小面包都半点吃不下去了。

折继世满脸心虚,连忙宽慰道,“别这样嘛,大不了我们再往回走,加快脚步,肯定能赶在山长回来之前到达书院的!”

赵天阙:……

事已至此,也没办法了,几个人只能带着大部队随意挑了个山寨,简单休息,等第二日,再回程北行。

可谁知,当晚,便被人立马围了起来。

颜大将军站在人群外冲他们喊话道。

“大胆山匪,也敢假扮正规军?我等深受皇命奉令剿匪,你们到底是何人?也敢聚集大军,密谋反叛?如今,还不速速投降?若稍有迟疑,小心我就地正法,将你们这些匪徒首领统统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