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胜开仰头愣了一下,尴尬的将那香囊丢给前方的汪启元。
包厢内,瞬间静谧无声,大家看了看冯楚陌,又看了看胡薇微,不晓得对方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
汪启元也不失望,看了两眼,便平静的塞入了袖子里,继续往前行。
一个小太监趁乱走过,突然,汪启元□□的马嘶鸣一声,高高跃起。
骤然发起了疯来。
四处的禁卫军吓了一跳,忙护着人群百姓往后退,而汪启元则是死死拉着缰绳,想要将马匹控制住。
可马已经受了刺激,完全停不下来。
眼瞅着一个小姑娘站在路旁被吓傻了,一动不动,而那马蹄却高高扬起朝着对方踢去,汪启元当即俯身抽过旁边禁卫军的刀,直接将马头砍了下来,翻身在地上滚了一圈。
浓烈的鲜血,染红了这场游街之旅。
小姑娘的命被保住了,而汪启元则因为砍下马头,无视圣恩,被斥责。
胳膊也因此受了伤,磨掉了一大片皮肤。
酒楼上,胡薇微看着汪启元从地上爬起,脸颊带血,手中拿刀的模样,震撼无比。
一颗心,也陡然剧烈的跳动起来。
第99章 圣上召见
一刀斩杀御马,仿佛预示着汪启元今后的官途注定不会太过顺畅。
打马游街之后,便是择官。
不同于其他二甲、同进士等统统进入翰林院考核,再分往六部的老规矩,这一届的皇帝亲自将状元、榜眼、探花叫进了宫来,询问他们想要做什么样的职位。
金銮殿上,隔着玉翠珠帘,皇帝陛下坐在龙椅之中,面色亲近。
“我听闻,你们书院一向尊重学生的想法,风气自由。而今入朝为官,自然也需得选你们喜欢的,怎么,可有想去的地方啊?”
这话,就像是寻常的长辈询问他们喜欢吃什么一般。
极其贴心。
若是稍稍没经历过事的新臣子,只怕这个时候都得感动的涕泗横流,恨不得衔首以报了,而华夏书院的这三位却只是跪下平静的谢恩,道了声“不敢。”
“朕恕你们无罪,但说无妨。”
皇帝接过旁边徐常侍的茶水,低头喝着。
三个人对视一眼,小心斟酌着语句。
郭胜开率先发言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没什么想去的地方,任凭陛下定夺皆可。”
“哪怕是不好的地方?”
皇帝反问道。
“哪怕是不好的地方。只要大奉朝境内,臣皆可。”郭胜开跪地行礼,语气坚定。
旁边的汪启元犹豫道。“臣想留在朝中,替陛下分忧,若真能选择的话,臣……愿去兵部,改革军政。”
皇帝没有说话,只摩挲着腰间的珠串,俯视着下方的三个学生。
吴韧看了看左右,恭敬的磕了个头,道。
“臣愿去地方任职!不论是一县之长,亦或者是一个小吏,只要能为百姓做点实事,能帮助到陛下,江山永固,臣皆心甘情愿。”
皇帝大叹道,“好!好一个心甘情愿!诸位都是肱骨之臣,听完你们的想法,朕总算是心中有数了。科考完,还未归乡吧?富贵不回乡,如同锦衣夜行,朕给你们一个月的假,回去修修祖坟,拜拜长辈。一月后,再来任职即可。翰林院便不必去了,论写文章,你们都是潘阆、童山长教出来的学生,再无可上进之间隙,既然想做点实事,那便按照你们的心愿,直接做事的好。”
“臣谢陛下隆恩!”
三人面带喜色,恭
敬退下。
然而圣旨很快出来,却与他们所想象的并非一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巍巍科举,为国抡才;济济英贤,共襄治道……今敕受状元郎汪启元任户部员外郎,正七品阶……榜眼吴韧任广州军州事兼广南东路兵马铃辖,正五品服……探花郭胜开任环州环县县令兼本县巡检使,从八品秣……故兹诏示,想宜知悉。钦此!”
三个不同的地方,三个不同的官职,光从品级上也能看出来皇上的偏重。
汪启元短暂的失望了一瞬,但也清楚,这便是自己转投胡丞相的坏处之一了。
毕竟作为文人群体的领袖一派,天生就自带了很多助力,他势必会遭到皇上加倍的防备与忌惮。
倒是郭胜开与吴韧,皆遂了心愿,一个去了环县当县令,一个去了广州当知府,且还负责市舶司等商贸之权,不可谓不信重。
“恭喜吴兄、郭兄得偿所愿。”
他站在宫门口,施了一礼,客客气气道。
而吴韧和郭胜开则皆看了眼旁边围观的太监官员们,沉默的回了个礼,什么话也没说,转身离去了。
从汪启元成为胡丞相女婿的那一刻起,他们便注定了不再同行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