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科举)(253)

作者:月月捣药 阅读记录

底下的百姓们跃跃欲试的心缓缓降落下来,重新恢复了低声敛气的样子。

别说算账了,大部分人连认对自己的名字都困难呢。

更何谈经营?

比起谢君仪辩论内容的强大煽动性,陆无双显然更具有冷静的智慧,他摆事实讲道理,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便轻易令大多数在场的人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想法。

是哦,人家世家之所以富贵,也是祖上一分一分攒下来的,就这么让交出来,确实有点不太对。

尊卑有别,厢军都是上辈子做了恶事,这辈子才去从军的,死了也是他们的妻小倒霉,总不能强行令别人同情吧?

若真让世家去养,那回头还算是国家的军队吗?知道的是为了朝廷分担负担,不知道的还以为世家养兵呢?回头发生战乱,那些士兵们到底是听陛下的,还是听给他们养家的世家们呢?

造反因素简直大大的!

童启坐在下方,眼见着陆无双从手足无措到冷静如同机器,心内也不由感慨起来,有些人的确天生就适合辩论,越是这种大场合,越能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这便是传说中的抗压型选手吗?

越挫越勇的那类?

好适合被派往前线督战啊?感觉文官能当成半个武官用的样子。

童启摸着下巴,若有所思,轻微的出着神。

双方辩论很快结束,随着自由辩论的木槌被敲响,真正精彩的时刻,仿佛也正式到来。

谢君仪和陆无双分站两旁,身着一白一黑两种颜色的长衫,如同无极中难以融合的两方一般,正式开始对垒。

谢君仪率先攻击,道,“反方辩手说的极其高大上,但有一点自始至终一直在回避,那便是在如今国库空虚,朝廷无法负担厢军遗孤的情况下,世家如此富有,为什么不能拿出一部分为国效力?别说什么厢军遗孤不懂经营之事,除了店铺,还可以给米粮,我们华夏书院即使一穷二白,还在去年黄河决堤时,联合了各大商铺世家赈济灾民呢!而反方一直回避这个问题,是不好开口,还是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掏这笔钱呢?”

在场的河南府观众们悄默声挺直了胸膛,一副与有荣焉的骄傲模样。

对面的陆无双慌乱一瞬,很快冷静下来。

“谢兄怎么知道世家没有付出?不说其他,便是吴郡陆氏每年也有施粥施米的活动,天雄高氏更是经营了许多家育幼院,几乎养起了北方大半被舍弃的女童……”

“所以,这些女童为什么会被舍弃?不正是因为战争而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吗?你所谓的付出,只是逢年过节施舍一些粥米,这与施舍乞丐有何异?他们明明是为了国家而战死,守护的是你们大部分人的土地,捍卫的是你们大多数的财产?正常的百姓们遇到战争,退就是了!可他们呢?始终坚守在前线付出生命,难道便是为了这么一点点施舍的米粮吗?你们心中可有一瞬间的尊敬与感激?”

“账不是那样算的。”

“诸位看看陆兄的说辞。账?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在你们眼里就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所以才会听到这个提议如此跳脚吧?”

“谢兄完全误解了我的意思!我指的是整个大奉朝的百姓们都在为了这场战争而付出,没道理只盯着世家们,也许世家们没有出太多的人力,但是每年缴纳的粮税、资产,却是普通人的数千倍。”

“那么我试问那些钱从何而来?”谢君仪打断道,“天子不与民夺利,才致使的国库空虚,可世家读了那么多年的圣贤书,枉作君子之仪,却趴在数万百姓的脊背上,如同吸血的蚂蟥一般,连拿出一部分无关痛痒的钱财,都做出此般恹恹之态,难道又是什么骄傲的事情吗?”

“竖子胆敢放肆!”

观众席上的世家再次被气得跳脚来,当场指着谢君仪的鼻子,就想开骂,却被身后的童继本一把捂住嘴,强行噤声。

角落里的童启默默后撤了一下,心里感叹谢君仪这小子的毒舌敢说。

难道是因为本身就出自世家的原因吗?说出这话,莫名有种难以言喻的底气。

还挺爽的。

柳三变连忙敲了三下木槌,竭力维护着礼堂内正常的秩序。

“观众请噤声,正方继续。”

谢君仪轻蔑的看了一眼堂下那熟悉的人,挑眉道,“我说完了。”

若没看错,方才那位应该便是他父亲的世交好友了。

想必这次回去肯定会和老头子告状的。

不过告就告吧,他还生怕气不到对方呢。

在华夏书院几年,他喷人的功夫见长,这才哪儿到哪儿,不过小场面罢了。

陆无双强行压下涌到胸口的怒气,干脆连谢兄也不叫了,直接就称呼谢君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