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星砚试图让淮安和自己聊天,甚至不需要对方回答,给个眼神也行,吵得宋淮安真的脑瓜子嗡嗡的。
之前宋婉和大哥为了陪他,经常和淮安说话聊天,但那也是在耐心的基础之上,会让这些话温柔的像是拂过的风,想要融化冻住他的那层玻璃墙。
完全不像星砚现在这样,纯粹是为了证明她能说话,嘚啵嘚啵嗓子贼好用,夏季台风一样哐哐砸窗户拽阳台
,恨不得把宋淮安从他冰冷的小屋子直接卷出去上天。
连安安都被听得有点发蔫,星砚还总算找到摸狗狗的机会,笑得灿烂伸手捂住安安的两只耳朵,然后继续和宋淮安强行聊天。
和人偶一样快小半年,不会说话,没什么反应,每天如果不是宋婉和安安强行陪着他动一动,能自己在角落坐整天的
宋淮安,居然硬是被吵的受不了,放弃他的凳子,不需要安安陪伴,绕过噪音源来拉宋婉的衣服,指着回家的方向,“回!”
这句可清晰多了,吐字没什么异样,生怕宋婉没听清。
宋婉年轻的时候去农村待过一段时间,分配的大队长是个很喜欢聊八卦的大叔,说过这么一件趣事。
队里有个六十多岁的老汉,夜里给田地浇水回来摔着头了,结果再醒来发现手脚不好使,半个身体要瘫了。
那些年谁家都很穷,村里更是穷的一条裤子全家穿,根本治不起这种病,而且别看人家六十多岁,依然是种地的主力之一,现在劳动力倒下变成负担,老汉不想拖累子孙,就有点想早点死。
老汉的子孙很孝顺,哪能看着老人摔着之后,就自寻死路,就去找附近的赤脚医生,以及一些隐藏起来的神婆道长的。
很难治,毕竟这应该是摔到头部,导致血管里面有淤堵然后压迫神经,放现在可能也要考虑开颅手术之类的。
但好端端一个人,摔一跤就成这样了,要是不全力救治,子孙们这辈子心里都背着愧疚。
最后是个以前当道士,后来转赤脚医生的出了个土办法,试试气一下老汉。
实在没办法救了,只能试一试了,于是洗好脸努力配合穿上自己最齐整的衣服,已经准备就这么去的老汉,迷迷糊糊听着子孙蹲他床头,在聊怎么把家里的几亩良田想办法贱卖给别人。
老汉“咻”地睁开眼睛,顾不得去想农田其实已经不准买卖的事情,气得翻身就下来捶孩子,敢卖家里的田?还是他祖辈伺候下来的良田?看他不抽死这些不孝子孙!
是的,和什么儿女孙辈比起来,对于农村老汉来说,这几亩良田要更重要,比他的命还重要!
当天,老板就拿着院子里的锄头,追了不孝子孙半个村,敢卖田就先踏过他!
等宋婉回城后来去村里拜访,还见过这个老汉,一直活到九十多岁,良田也在,唯一受伤的就是演技太好,后来被老汉想起就忍不住抽两下的大孝子了。
以前宋婉听这个故事,只觉得是生活给苦难的老人家留了条希望,居然用土方法,一气之下冲开了脑袋里的淤血,又健健康康续航三十年。
但现在,宋婉看着淮安被气的表情都灵动不少,开始在想愤怒疗法是不是真的有点效果。
她现在年纪也不小了,所以有的时候就在怕,小外孙的病情什么时候能好转,起码在她还能陪着外孙的时候,可以恢复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淮安的父母是指望不上了,所以她心里也挺急的,就害怕淮安一直没有好转。
但现在,好像有点希望了,所以宋婉没有直接答应淮安,而是指着没卖完的牛轧糖,解释刚才有邻里预定了牛轧糖还没有来得及取,所以她要在这里留一下。
不如让星砚陪他和安安回一趟?正好冰箱里面有榨的果汁,也请星砚喝一杯。
星砚对跑腿什么的活计很喜欢,尤其是有果汁作为打赏,当场就点头同意,还问宋淮安要不要拿着他的小板凳。
毕竟刚才宋淮安躲她的时候,都会带上小板凳一起,星砚以为他很喜欢呢!
气到摇头,说不要带小板凳的宋淮安,去把安安的牵引绳整理好,埋头往家走,然后看星砚和不知道累一样围着他和安安转。
全方位开始夸安安,一个人说出了立体音的效果。
这两孩子和安安离开摆摊区的事情,宋婉和郝仁温柔夫妻俩也说了一下,毕竟孩子可以欣然点头,家长不能不多操心一下。
每家孩子都是宝贝,有什么动向肯定要和人家父母说清楚。
于是温柔把手套摘下来,让丈夫先盯着小摊,她跟在两个孩子后面去看看。
宋婉其实很不好意思,可能心里比较柔软善良的人反而会想得很多,虽然大家都是小区住户,但让两个孩子和一只狗狗往回走,对星砚的安全其实是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