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雪从容上前一步,恭敬施礼道:“劳君上挂念,臣得名医精心诊治,身子已然痊愈。往后,臣愿倾尽全力,为君上分忧解难。”
姜玉璇满意地点了点头,而后眸色骤然一沉,冷声道:“林白云。”
林白云闻声战战兢兢地趋前,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了下去,颤声道:“罪臣林白云拜见君上。”
“罪臣?你所犯何罪啊?”姜玉璇的声音平淡如水,听不出丝毫波澜起伏,然而却无端地透着一股彻骨的寒意,令人毛骨悚然。
林白云一张脸几乎被汗水全然浸湿,却仍强自故作镇定。
“臣教子不善,竟让林铮在外胡言乱语,掀起惊涛骇浪,致使朝野动荡,人心惶惶。此乃臣之罪过,只是那逆子自知铸成大错,竟忧思过度,猝然暴毙而亡!”言罢,林白云跪伏在地,久久未曾起身。
姜玉璇亦未发一言。
偌大的宫殿中,静谧无声,静得连一丝细微的声音都难以听闻。
许久之后,姜玉璇才冷冷地笑了一声,那笑声仿佛自九幽传来,令人不寒而栗。“既然知罪,那孤便命你彻查此事,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林白云身子猛地一抖,下意识地便欲拒绝:“臣如今满心皆是丧子之痛,思绪纷乱如麻,只怕在彻查此事的过程中会有所疏漏,不仅无法给天下人一个满意的交代,还可能会误了大事。恳请陛下开恩,另选贤能之士负责此事。待臣调整好身心状态,再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姜玉璇微微眯了眯眼睛,那目光犹如寒刃,直刺人心。“你这般说,若是孤再勉强,岂不是成了强人所难?”
“罪臣不敢!”林白云惶恐伏地,冷汗簌簌而落。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帝师朱玉兰却突然站了出来。
“启禀君上,既无人愿意彻查此事,那么老臣愿意为君上分忧!”朱玉兰神色坚定,目光炯炯。
瞧着许久未上朝的朱玉兰,姜玉璇眼中寒意一闪而过。若让她严查于姜离一事,岂不坏了大事!
于是,姜玉璇断然拒绝道:“帝师年事已高,此事又繁杂琐碎,怎能让帝师为此操劳。这朝中能臣众多,皆可调查姜离一事。”
“君上……”朱玉兰还欲再言。
“帝师年事已高,便不必再上早朝,来人,送帝师回去歇息。”姜玉璇声色俱厉,不容置疑。
朱玉兰还想说些什么,姜离却朝着她投去一瞥。
四目相对间,俩人皆心照不宣。
朱玉兰没再坚持,行了一礼便转身出了金銮殿。
姜玉璇微不可闻地叹息一声,再次环视群臣,沉声道:“还有谁能为孤分忧?”
姜雪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缓缓道:“太女殿下才智无双,无人能及,定能为君上分忧。”
第416章 身为长姐,我自是应当前来祝贺
姜离闻言,微微侧目,视线与姜雪对在了一起。
后者朝着她轻轻勾起唇角,那笑容看似温和,却暗藏阴险之意。
姜离却神色从容,不见丝毫恼怒,她上前一步,朗声道:“臣愿为君上分忧。”
姜玉璇满意地点了点头,神色稍缓,郑重道:“既然如此,此事便交由太女调查,定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莫要辜负了孤对你的期望。”
姜离垂首应道:“臣定当不辱使命,彻查此事,还天下一个公道。”
‘公道’俩字被她咬得有些重,透着丝丝寒意。
金殿之上,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映照着众人各异的神情,如暗流般涌动不息。
“另外,孤于朝堂之上,观天下之势,深感人才乃国之基石,今科举之期将至,乃为国选材之重要时刻,望诸卿明悉此中之责,务必精心筹备,使此次科举公正严明,无有偏私。”
姜雪眸色一紧,眼中划过一道志在必得的冷光。
“科举乃选拔贤能、广进良才之途,关乎江山社稷之兴替,当以公平为纲,以才德为衡,勿使庸碌之辈滥竽充数,亦勿令真贤之士明珠蒙尘。”
“孤命礼部尚书总揽全局,务必事无巨细,皆安排妥当,考官当秉持公心,严审考卷,选拔出能为孤分忧、为百姓谋福之能臣干吏。”
“诸位臣子,当齐心协力,助孤选拔出真正的国之栋梁,若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者,孤定不轻饶!望尔等不负孤之所托,共襄盛举。”
众臣纷纷行礼,“臣等遵旨。”
……
晨曦破晓,早朝方散,姜雪蓄意与姜离并肩一道往外徐行。
她今日看上去心境似是格外愉悦,身上再不见那厚重狐裘的包裹,整个人容光焕发,神采飞扬。
姜离淡淡瞥了她一眼,唇角微不可察地扯出一抹浅弧,旋即便收回了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