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爷从太子的这些举动上,也察觉到幕后黑手是直郡王。
即使直郡王不是故意害他,可是郭络罗氏的孩子的确是因为这个没的。
他想起前段日子,老大还刻意安慰他,心里就一阵恶心。
他再也不是寄居在延禧宫,可以被大哥呼来喝去的那个小可怜了。
有些仇,总是要好好掰扯掰扯的。
一个在明一个在暗,都给直郡王使绊子。
直郡王最近有点头疼,回到府里就往书房里一钻,后院的事儿早就顾及不了了。
林茗烟还是从吴氏那得到的消息,才把前后始末串了起来。
吴氏有点担心:“这可真不关王爷的事儿,他也没这个脑子啊。”
她是有伊尔根觉罗氏的记忆的,直郡王这些事情都不会避开她。
要是这么多年前就布局了,伊尔根觉罗氏应该会知道。
林茗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她信不信其实都没什么用,毕竟这事儿跟她关系也真的不大。
可是东宫这场闹剧还真是有点诡异,能用上这样的熏香,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呢。
她不禁把目光对准了武氏,也不知道这两个绝命毒师,是不是有点什么关系。
吴氏也知道这话说出来没人信,不过是跟林茗烟吐槽一二,好让自个儿松快松快。
这个话题也没说多久,吴氏便问:“你们家爷是不是快回来了?听说这次蝗灾治理的不错。”
蝗灾的治理,跟其他的还真不一样。
因为蝗灾是没有切实有效的手段来应对的,只能让它们吃个够自己死去。
但是蝗灾期间,有没有发生暴乱行动,饿死的人多不多,就成了评判治理成果的重要因素了。
四爷这次一到蝗灾重灾区,立刻召集广大百姓,当众吃下蝗虫,让大家破除了对“蝗神”的迷信。
这样一来,大家有信心开始捕捉蝗虫拯救粮食,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有心人要利用灾情煽动反叛,也被他堵死了这条路。
再加上源源不断的番薯运了过来,大家能吃上饭了,总算是民心稳定下来。
为期一个多月的蝗灾治理,成效已经很明显了。
当地官员和随行官员的折子报上来,都是对四爷的赞美。
林茗烟对此略有耳闻,此时也与有荣焉的点点头:“听说把后续的问题处理完毕,就能回来了,也不知道四爷怎么样了?”
一个多月没见,真是想念的紧,不知道这人吃不好睡不好,要瘦成什么样了。
吴氏看她如此神态,心里也是一阵羡慕,真诚祝福道:“姐姐放心吧,一定会顺顺利利的。”
林茗烟也是这么认为的,甚至朝堂上好些人都已经等着了,等四爷一回来就过来刷个脸熟。
有些人更是把功课做在前头,把帖子送到她这里来了。
这些帖子有一大半是夫人外交,无外乎说“久仰大名,希望能多多交流”这样的话。
还有些她看起来就像是述职的折子,跟前世投简历一样,想来是想通过她交到四爷手上去。
四爷这人还没回来又先红了,可是林茗烟等来等去,等到的却是一个噩耗。
第361章 坚定的选择
四爷在查看的路上,受到流民冲击,失踪了!
只是一小波的流民,可能是因为家里断粮了,想落草为寇抢点儿吃的。
虽然很快被官兵制服,可是四爷从悬崖上摔了下去,不见了踪影。
消息是同行官员八百里加急报来的,林茗烟正巧在德妃宫里商讨颁金节的事儿。
听到消息的时候,她脑子“嗡”的一声,完全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什么叫四爷失......失踪了?”她呆呆的问道。
四爷的暗卫,除了十三娘带了两个女暗卫在家保护她,剩下的全数跟着去赈灾了。
这么多人保护,再加上当官员肯定还要出人随护的情况下,他失踪了?!
德妃也被这消息给冲击到了,当场就歪倒在了贵妃榻上:“说清楚!怎么回事儿!”
前来告知的是梁九功的徒弟满吉,他口齿伶俐的把消息一说,便眼观鼻鼻观心的站在了一边。
德妃听了一时提不上劲儿晕了过去,永和宫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
好在梁九功是个稳妥的,让满吉过来的时候,已经请了太医随后过来。
此时德妃晕过去,太医后脚就到了,刚好把针给扎上了。
德妃大悲之下被扎醒,转头去看林茗烟,只见她呆坐着不动,手里的东西都还没放下,还是刚刚的模样。
她赶紧叫太医:“陆太医,快给四福晋瞧瞧,这别是痰迷心窍了!”
众人又是一阵慌乱,林茗烟这才回过神来,脑子算是处理完了这个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