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为已经跟福晋说通了,叫她平常心生活。
可是没想到啊,福晋却一直想着要养李氏的孩子。
怪不得她总觉得李氏临近要生产了,却像惊弓之鸟一般呢。
看来就是看出来福晋的心思啊。
没准今天这一出,就是李氏自个儿弄的了!
福晋愣了一下道:“这不都是嬷嬷您说的吗?”
“养着李氏尽心照顾,孩子能养住,就算是赎罪了。”
“奴才是说李氏能不能养住!”容嬷嬷真是无语了。
真心才能换真心。
你真心想要保住李氏和她的孩子,李氏把孩子养住了,以后能不承你的情?
容嬷嬷算是明白了,福晋虽然没有主见,信谁就听谁的。
但是她有时候听不懂人话!
这太难了!
以后还不知道要花多少心力,才能把人掰直了!
福晋哭唧唧道:“可是,可是你不是一直这么说的嘛?珍珠也是这么说的啊......”
“珍珠?这又关珍珠什么事?”容嬷嬷乍然听到这里,一下子抓住了关键。
她还记得当初刚接李氏来的时候,福晋被她劝住了的。
是啊,不可能后头自己胡思乱想又起了心思。
看来是有那小贱蹄子,提起了这个话头!
福晋懵了:“嬷嬷,你真不是这个意思吗?”
“那可能我和珍珠猜错了吧?”
容嬷嬷眼神闪烁了几下,转头看外头有着几个人影,点点头:“是啊,你们猜错了。”
珍珠,是真的猜错了吗?
第263章 阿玛~
乾清宫。
康熙爷放下了手里的折子,立在一旁的梁九功就找到机会跟他汇报了。
“外头是谁来了?”多年的默契,康熙爷一眼就看出来外头有人。
梁九功弯着腰,脸上带着喜气道:“是四贝勒回来了。”
倒不是他跟四爷关系多好,而是他知道万岁爷这些日子就惦念着四爷,这才做出了欢喜的模样。
果然,康熙爷的眉头一下子就开了:“快宣进来。”
梁九功快步走出去,恭恭敬敬的请四爷进去。
四爷一进来,康熙爷就有点绷不住了,
实在是这个样子太狼狈了。
本就是骑马一路赶回来的,前面的头发长了披散着。
更觉得是这段时间天天出去赶海,晒的那叫一个黑啊。
排除他的气质和气势,光看模样和肤色,说他不是皇子是泥腿子,都有人信啊。
“怎么就受了这么大的罪?”康熙爷都不能理解了。
就算是带儿子出征葛尔丹的那一回,也没谁成了这副模样啊?
四爷也知道现在的形象不太好,赶紧道:“儿臣还好。”
其实也还好。
主要是海边风大太阳大,他又不像林茗烟一样愿意把头脸包起来。
这不每天这么硬吹硬晒,可不就黑成这样了吗?
不过茶茶又不嫌弃,之后养养也就恢复了,没什么大不了。
可是康熙不这么想啊,养尊处优的儿子,带着出塞玩一趟,本来就是让他把年初的伤养好的。
现在却受了这么大的罪回来。
搁哪个老子那里,都是气不过的。
他阴冷的说:“老四受苦了,朕不会放过那些罪魁祸首!”
四爷一路上来早就听说了,山寨里那些个山贼全部抓了回来,统统下了大狱。
绑架皇子,罪同叛逆,最轻都要砍头,重的话就要诛九族了。
不过其实也差不多,那寨子大家都是沾亲带故的,诛几族都是全部死。
四爷看康熙爷心情不好,主动说起了这些日子不一样的生活。
什么第一天只喝了一碗海带汤啊,去海边一个时辰才捡了两只小螃蟹的。
见识了什么样新鲜的海货,每样能卖多少钱。
“......渔民的日子比农民更是苦的多,”四爷叹口气,说起了百姓不易。
他留在小渔村,也不全是为了儿女私情,同时也了解了这个从来不曾了解的渔民生活。
同有地耕种的农民不一样,海边基本没有良田。
不是荒芜的山地,就是沙地,稻子、麦子都种不了。
他们靠着出海捕鱼,卖钱再来买粮食生活,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吃过精米精面。
都是买点杂粮或是粗米黑面凑合一下,填饱肚子罢了。
康熙爷当然有所了解,可是他虽然是帝王,可也没办法解决这样的事情。
天底下不可能人人都温饱,全部的百姓都能有好日子过的。
“渔民的确辛苦,故而他们赋税也要轻一些,”康熙爷认为自个儿应该算明君,这些政策都算清明。
四爷却问道:“皇阿玛可记得,儿臣之前给您做的芋圆?”
康熙爷没想到他突然转了话题,但他对儿子亲手做的吃食,当然是记忆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