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岁岁宴安(280)+番外

作者:雪笙冬至 阅读记录

“华英啊……”

“你会威胁春兰,在卫国公府给穆岁安下春风散,而后杀人灭口,将此嫁祸于姝儿。”

“我只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得到一份供词,还有下毒的物证。”

“确切地说,是替你办事之人的亲笔供词,还有在暗室中发现的毒草。”

说到这里,郑国公夫人斜睨一眼面色惨白的郑华英,继续开口——

“此外,未来的秦王妃,表面上对秦王情深意重,私下却对着临安郡王的画像倾诉衷肠……”

“甚至还写下露骨的情诗……不知京中众人得见,会作何感想呢?”

“华英,你的才华名动京城,太多人识得你的笔迹,这可抵赖不得……”

言尽于此,郑国公夫人轻抿一口清香四溢的玫瑰花茶,在此静待佳音。

她的这位嫡长女,性情聪慧,自幼深得国公爷与太后的宠爱。

只要郑华英愿意倾力相助,此事或会有一线生机……

许久之后,郑华英徐步上前,落座于郑国公夫人的对面。

“母亲……我还真是小看了你……”她的话语中满是冷意与讥讽。

这些年来,母亲性子柔弱,惯会在父亲面前,装作一副楚楚可怜之态。

昔日母亲年轻,容貌娇美,父亲对其宠爱有加,虽膝下无子,然二人算是夫妇和睦。

如今年逾而立的女子,即便依旧风姿绰约,但终究还是比不上那些碧玉年华的佳人。

时至今日,郑华英方知,她这位弱不禁风的继母,倒是有几分手段……

“华英……”郑国公夫人叹道,“其实我与你并无利益冲突,在某些事上反而相辅相成。”

“我膝下无子,日后还需仰赖你们兄妹二人,若你父亲再娶高门贵女……”

有些话语只需点到即止,郑华英自然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母亲……”

郑华英敛去怒意,缓缓站起身,移步至窗前,凝望着窗外的姹紫嫣红。

“皇家女眷,最忌名声有损……即便是流言蜚语,也是断断容不得。”

“若是太后与皇后知道……乔棠身中催情药,竟与其他男子共处一室,长达半日之久……”

“母亲从王家寻两个替罪羔羊,我自有办法……让秦王殿下息事宁人。”

言及此处,郑华英移步至内室,自暗格里取出一个长形紫色檀木盒子。

她随即折返前厅,将木盒轻轻放于郑国公夫人面前的桌案之上。

“此乃世间罕见的千年紫参,太后一直在派人寻其入药……”

“倘若母亲献药有功,太后又岂会因为区区秦王孺人……而对先帝旧臣之家发难呢!”

纵然心中有万般不舍,然此刻郑华英别无选择,只得暂时虚与委蛇。

郑国公夫人瞥一眼檀木盒,随即起身轻轻拍了一下郑华英的手臂。

“那便多谢华英割爱了……”

“供词和毒草,画像与诗作,我皆藏于府外,由一位心腹看守,你不必费心去寻找。”

“若是哪日我遭遇不测,或许华英的亲笔诗词,将会传遍整个京中……”

“华英啊……母亲身康体健,定会寿终正寝的,你说是与不是?”

言罢,郑国公夫人轻叹一声,故作无辜之态,静静凝视着郑华英的眼眸。

此女连交情匪浅的秦王,都能毫不犹豫地下毒,更遑论是她这个继母呢!

“自然……母亲福泽深厚。”郑华英面无表情地回应了一句。

“好……”郑国公夫人微微一笑,“我们华英才貌双全,出身尊贵,他日亦会得偿所愿。”

话落,她怀抱着紫檀木盒,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此地。

华英在府中自然是地位尊崇,然其已至适龄,想必很快便会出阁。

一位是即将出嫁的姑娘,一位是执掌中馈的主母……二者择其一,总会有聪明之人。

经此一事,郑国公夫人深知,自己与穆岁安,终究走上了敌对之路……

与此同时,弘宁寺后山禅房之中。

秦王与蔺聿珩商议之后,二人一致决定在此暂留两日,再行回京。

毕竟皇家规矩森严,秦王唯有宣称携孺人前来弘宁寺进香清修,方能避免某些非议。

此时,穆岁安与蔺聿珩,正在一棵枝繁叶茂的菩提树下静坐,享受片刻的宁静时光。

“夫君,你说说……郑华英究竟会不会入秦王府啊?”

穆岁安右手托腮,望着簌簌作响的菩提树叶,懒洋洋地问了一句。

“应该会……”蔺聿珩解释,“皇帝以太后身体抱恙为由,让秦王与郑华英早日完婚,言称有冲喜之用,此理由令人无从反驳。”

“而今太子奉旨监国,此桩婚事恐怕难有转圜余地,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