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青市不会真的是风水宝地吧。
三人看向秋长歌的眼神炙热如火,全国那么多的地方,为什么秋长歌过生日要来他们青市啊?而且秋老师可是发现过无数奇珍异宝,被无数网友封为玄门寻宝第一人的人。
长歌上前看了看已经损毁的不成样子的丹台,然后看向傅怀瑾。
傅怀瑾点了点头:“是炼丹台。”
看来这里的地势果然发生了大变化,昔年的炼丹台已经沉入了山谷,唯一不变的大概就是道观的炼丹台附近有一个药圃和果园,前世师兄弟们在园子里种植了不少的果树和药草,世事变迁,这里依稀还能从半人高的野草从里找到一些药圃残存的痕迹。
长歌去附近看了看,山谷里只有丹台和已经被杂草覆盖的药圃,山谷深处倒是生长着不少的果树,想必是当年地势变化中活下来的,大树生小树,所以长满了山谷。
除此以外,什么都没有。
知鹤观主观和炼丹台并不在一起。
“好多的果树,这些果子沉甸甸的,看样子很好吃的样子,我们可以摘吗?”两个女便衣看着红彤彤,沉甸甸的桃子,这个季节山里还有这样大的野桃子,简直看的人垂涎三尺,不过看向导那顶礼膜拜的模样,两人也不敢轻易采摘。
这里是秋长歌带她们来的,还得听秋长歌的。
“可以吃,你们想摘就摘一些,这里应该是古道观的遗址之一,大家小心一些,避开丹台和石像,免得破坏文物。”
长歌点头,无论是道门还是佛门,都布施讲道,惠及众生。吃一些山里的野果子,不算什么。
四人上前去摘些野果子。
傅怀瑾则在半人高的野草从中找了找,大多药草都老死,唯有倒塌破损的丹台上残留着一些干瘪如石头的药材。
两人看了看四周,对视一眼,没有,这里没有寻鹤道人留给他们的东西,只是废弃的丹台。唯一的好消息是,这里确实是道门遗址。
第349章 她说的好有道理
长歌捡起地上的一根枯枝,说道:“傅怀瑾,你画一下知鹤观的地图。”
她要根据丹台的位置,和地势的变化来推断出道观主观现在的遗址。
傅怀瑾点头,简单在地上画了道观的布局。
长歌凝神,反向推算,大致知道了知鹤观的位置,随即皱了皱眉,低声说道:“我知道位置了。”
她指了指连绵起伏的群山以及深不见底的山涧,低声说道:“那里。”
整个知鹤观已经沉入了深深的山涧。
傅怀瑾瞳孔微缩,慢慢地红了眼圈,原来他的师门在世上已经无迹可寻了。
“明天我们去找看看。”
如果她推断的没错,整个知鹤观主观已经沉入了崖底山涧,可既然已经走到了这里,多少还要继续走,前去祭拜一二。
“好。”
傅怀瑾声音温润沙哑,伸手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不管怎样,终究是找到了。”
长歌站在丹台废墟中,看着远处群山间飞起的雀鸟,见倦鸟知返,沉默良久,幸好,他们虽然没有了来时路,但是还有彼此。
天色渐暗,向导四人去采摘了一些山间的桃子和野果,队长拍了一些照片和视频,内心都隐隐激动欢喜,等把照片和视频带回去,让省里的专家鉴定一下看看是什么古遗迹。
秋长歌简直是行走的国宝,走到哪里都有惊人的发现,这消息传回去,省里市里估计都要高兴地睡不着觉,连夜要往上报了。
太阳一下山,山里就黑的快,要不了多久天光就会彻底地暗下来。
一行人没有多停留,按照原地返回。
回去的路走的是近路,不需要寻找勘测,一个多小时就出了密林区,返程的直升机已经在约定的地点等候多时。
出了密林,天色就彻底地暗了下来。
众人坐直升机返回到村子。
回到民宿时,已经是夜里8点。村民还是第一次见到直升机,全都端着碗筷,从屋里出来看热闹,见村口阿婆家的大儿子从直升机上下来,全都惊掉了下巴。
老李家的咋坐上大飞机了?他们一辈子也没坐过这玩意儿呢。
村民们见李阿婆等在村口,痴痴地盼着,全都笑道:“阿婆,你家崽子出息咧,坐上大飞机了,这是干啥去了?”
“阿婆,你在这里等了一下午了吧?大李哥不是给游客当向导去了吗?”
“阿婆,是不是给咱们村子里送物资的那个大明星?”
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围着阿婆。
早上去领物资的时候,民宿的老板把事情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村民们虽然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但是很清楚,他们是沾了阿婆的光,于是对这古怪的小老太太都热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