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可不是仁帝。
秋长歌有些赞赏地看了一眼萧宣,萧家第三代果然没有一个草包。
她垂眸淡淡说道:“所以监察司抓了那么多真假太子,陛下一个也没有杀,可能也是在犹豫吧。”
她微微一笑,陛下在犹豫,选真太子,还是选一个假太子当傀儡,七皇子不是还年幼吗?先渡过眼前的难关,日后杀了假太子,再立老七为储君,这样他便能一直手握权势了。
“但是陛下不知道真太子的底细,所以才会召见群臣,共同商议。”
但是今日此举必会刺激到六皇子。一场风雨就在眼前了。
她看了看外面深浓的夜色,或许从凤凰木一事开始,萧霁就在一步步地将六皇子推到那个众叛亲离的位置,若无先太子一事,陛下没有的选,六皇子也无需走那一步,或许真的会父子情深,君臣欢喜,但是世事岂能如人所愿。
萧宣:“所以盛京风雨将至,祖母,我们关紧门窗,守好宅院,共渡难关吧。”
众人心惊肉跳,看向秋长歌。
秋长歌点头,一字一顿地,低声地吐字道:“老六必反。”
就算他不想反,镇国公会逼他反,他麾下的幕僚会逼他反,监察司会逼他反,都城卫会逼他反,陛下会逼他反,萧公会逼他反,先太子也会逼他反。
他没有选择。这是一个谋划了十多年的局,从当年藩王之乱开始,就留下了今日的祸端,他没的选择的。
老夫人低声喝道:“好了,小孩子家家的,都不要乱说话。从今日开始,关闭萧府大门,无闲事的,一个都不要出去。府中奴仆也不要随意走动,只许进,不许出,直到老太爷和郎君们从宫中回来。”
老夫人目光深深地看了一眼秋家小娘子,见奴仆下人们都在外面候着,并未听到这样大逆不道的话,这才稍稍放心。
四夫人惊道:“母亲,要这般严苛吗?不过是她们胡说八道的。”
四老爷脸色阴沉,一言不发,内心掀起了惊涛骇浪,这本是最后一步棋,是万不得已才走的棋,就这样在饭桌上,被一个年轻的小娘子说了出来。
四老爷如何敢信?她能说出这样的话来,那萧霁的身份还简单吗?必是要做最坏的打算,最最坏的打算。四老爷脸色骤变,觉得大事不妙了。
这些年来,三哥被家族牺牲,他也被家族牺牲,只能做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就因为他年纪最小,就因为大哥、二哥、三哥都入朝为官,萧氏一门势大,深受陛下忌惮,所以就要牺牲他的仕途?
他不甘心,他不甘。父亲从未看到过他的存在,府中也没人将他当回事,就连夫人言辞之中也多有抱怨,岳母岳丈家的那些亲戚明面上不说,背地里都是耻笑他的。
所以他只能自己争,他要为自己谋未来,他谋划了十多年,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萧府大祸临头的时候,他拥护新主,走到一败涂地的父亲面前,问他悔不悔?
什么清廉为公的萧公,不过是一个胆小鬼,一个为了权衡利弊牺牲掉亲儿子的胆小鬼!他不敢做的事情,他来做!
他要让整个萧氏都后悔,都匍匐在他的脚下,忏悔。
只是这样阴暗的野心在端午的夜色中岌岌可危。
四老爷觉得,他忽视了一个最可怕的危机,那就是萧霁到底是谁?他如今到底是什么身份?
秋长歌看向坐立不安的四老爷,冲着老夫人微笑道:“祖母英明,不如让四弟出府去请城中的都城卫来护卫一二,若是有异心的奴仆想出门也能尽数拿下。”
既然风雨将至,那她就添把柴,将这火烧的更旺一些。只要四老爷出不去,和六皇子那边断了联系,怎么不引起对方的怀疑?现在的局面是越乱越好,越乱,人就能越慌不择路地做出错误的选择。
萧宣深深看了她一眼,起身说道:“祖母,家中尽是女眷,还是要及早做打算的好,都城卫都知晓我的身份,只是请他们来附近巡视,如此既不违背军令,也能护府中安全。”
老夫人点头:“宣儿,那你快些去,对了,路上注意安全,带两个信得过的心腹小厮。”
萧宣点头,转身就走了。
萧璧一碗饭还没吃完,鸡腿啃了一半,见天说变就变,顿时呆滞地说道:“七娘,有,有这样严峻吗?”
秋长歌:“不好说,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局势瞬息万变,她又不是神,怎么能预料的到,但是她知道趁热要打铁的道理,今日萧霁走之前神情有些不对劲,抱着她不太舍得松开,所以必是做出了重大的决定。
四老爷开口道:“母亲,七娘许是被吓到了,依我看,只是寻常的一次入宫召见,明日父亲他们就回来了。何故要封府这般严重,还去请都城卫,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家发生了什么大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