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豪门对照组的真千金(1309)

作者:烟夕 阅读记录

总之,明歌不能待在帝宫里。

谢景焕冷笑:“我早就知道他是个疯的,明歌此次入盛京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她把六长老和小草都托付给我了。

我这就传讯给九洲各地,推波助澜。”

萧缭撑起身子,指着桌案上的文房四宝,哑声说道:“你扶我一把,我起来写折子。”

谢景焕一脸嫌弃道:“你如今这模样,写的了字吗?”

萧缭气道:“你来写?”

谢景焕慢悠悠地仰头看天,他又不是朝堂命官,他写个锤子。

“大人。”门外传来管家的敲门声,“老爷让我来告诉大人一声,盛京城外面都传遍了,说月娘子要为国祈福,为万民祈福,拜在莫问道长的门下,入道门清修。九洲同贺。”

谢景焕和萧缭一惊,消息传的这般快?何人推波助澜的?

萧缭:“知道了。”

管家无声地退下。

谢景焕若有所思地眯眼:“你爹的手笔?”

萧缭摇头:“我爹要是有这手段,我萧府何至于落魄至此。应该是道长的手笔,他是一灯道人的传人,又与大相国寺的住持交好,这些天一直在大相国寺蹭吃蹭喝。”

谢景焕惊道:“一灯道人?”

萧缭郑重地点头:“或许,这是大月国的手段。”

当年的一灯道人和夺天下的安宁王是何等的神鬼手段,或许早就算到了大月国有此一劫,为此,安宁王为百年后的后人留下了一个莫问道人,一个道门的后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萧缭和谢景焕齐齐一震,头皮发麻,突然意识到了“命”的存在。那种虚无缥缈,看不清摸不到,无法参透的命运,或许这也是大月国人一生行善,不碰因果的原因。

第554章 宫中禁地

明歌入道门,为国祈福,为万民祈福的事情几乎是一日之间就传遍了九洲各地。

盛京城内更是议论纷纷。

昔年的摘星楼早就荒废,牌匾被摘,新盖了一座万言楼,千金楼易主,盛京城的大街小巷都在传着月娘子入道门的事情。

“月娘子竟然要入道门清修,还要拜在国师门下,难怪她当年那般光彩夺目,原来生来就是不凡的。”

“娘子高义,竟然要为国祈福,为万民祈福,这样的高义着实令我等羞愧。”

“月娘子入道门清修,难怪风郎君真的命丧南疆吗?”

那些曾经追随过风眠洲的文人墨客们闻此讯,痛哭出声,一年多了,风眠洲在九洲销声匿迹,煊赫了百年的风家也败落,如今就连月明歌都要入道门清修,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他们,那位真的不在人世了。

“这必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骗骗自己就算了,那位郎君怕是真的不在了。”

当年风眠洲和月娘子的事迹从南传到北,又从盛京传到了边城,多少人艳羡这一对,如今九洲改朝换代,风家郎君消失,月娘子要入道门,或许是天妒英才吧。

那些惊才绝艳的人物不容于天道,唯有他们这样的俗人苟活于世。

盛京城内,哭声一片,九州各地也传遍了此事,一时之间各世家纷纷上书言表,天下文人也连夜书写高义,就连普通百姓都知晓了有位娘子要为民祈福、入道门清修,那位娘子还出身高门,是当今陛下同父异母的妹妹。

一时之间,九洲轰动。

消息乱哄哄地传到承明殿时,秋慕白才幽幽醒转过来,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脸色难看到了极致。

因下了一夜的雨,天还没有放晴,阴沉沉的,天光极暗,如同人心。

内侍们小心翼翼地服侍着帝王,端上早膳。

陛下这两日接二连三地受伤,已经两日没有去早朝了,一大清早,各部的大臣就将奏折送到了承明殿,此刻还等在外面,等着觐见。

今日天还是阴的,就连他们都听说了外面的盛况,现在整个帝宫是人人自危。

“陛下,御医来为您换药了。”贴身内官大气不敢喘,低声说道。

秋慕白点了点头,等着御医来换药,然后随手就拿起桌案上没有批阅完的奏折,第一本看的就脸色骤变,险些吐血。

秋慕白看着十本里面,九本都是请封大帝姬,通篇都在称赞明歌为万民请愿入道门清修的时候,气的砸了一地的奏折。

帝王脸色发白,剧烈地咳嗽起来,哑声怒道:“来人。”

等在外面的各部大臣进了承明殿,就见两日未上朝的陛下只穿着宽松的儒袍,脸色苍白地坐在龙榻上,一地狼藉,帝王高高在上,俊美冷峻的面容带着少见的怒意,威压压的众人腰杆微微弯曲,无人敢直视。

“说说外面的情况。”

片刻之后,秋慕白终于了解了盛京乃至九洲的情况,只一夜功夫,整个九洲都知晓了明歌要入道门,为国祈福,为万民祈福的事情,现在不仅朝中大臣写奏折上表,天下文人写文章称赞,就连百姓都跪在大相国寺门前,要为明歌立长生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