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修仙之我回来种田了(97)+番外

作者:春庭雪 阅读记录

“兰花,你俩算苦尽甘来了,还是你儿子有出息,建了好房给你们住着。”

黄兰花按耐住得意,努力压抑住笑,摆摆手:

“嗐!都一样,我儿子也辛苦,最近还要开第二家分店,最近忙得很。”

这话说得让人更是嫉妒羡慕:

“那得赚不少钱吧?”

黄兰花装作不在意的样子:“都是辛苦钱。”

“你儿子不是在县里买房了?咋不接你们去住?”

有人瞧不得对方得意,故意问。

谁不知道黄兰花的儿子脾气不好,不说别人,两老口惹到他都要挨一顿打。

以前没发财时,黄婶子的儿子游手好闲,天天在县里晃荡,老婆不管,孩子不养,全部都扔给父母。

不时地还要回来问老两口钱,老两口经营着一个小卖部,卖点调味料小孩的零食之类,不大,赚的也不多,此外,还种着几亩地,平时也辛苦。

黄兰花又是不记打的性子,儿子一回来,嘘寒问暖,在儿子耳边唠叨得多了,冷不丁地还会挨一巴掌,挨打了也不敢往外说,反正儿子最重要。

父母窝囊成这样,还怕儿子,女儿也不敢管。

叶真小时候还在外婆家住过一段时间,确切地看过这一家子什么样的生活。

有本家的亲人想去帮忙教训儿子,反而被两夫妻拦住说一顿,怪人家多管闲事,一个劲夸儿子好。

得,人家自己都不在意,外人还怎么插手

后面挨打声音传出来,也没人去管了。

顶天了打得严重帮忙说两声,这能有什么用?该打还是打。

后来儿子做生意发财了,黄兰花自我觉得扬眉吐气,儿子赚钱了,村里谁还会说他是个二流子,还靠父母养。这小子儿子总不会再打她了吧?

黄兰花听到有人故意调侃,脸色有点不自然,她能说儿子嫌弃她啰嗦?在县里住了几天被儿子赶回来了

她会说等这次席面办完,一家人都会接走,只留她一个人看房子?

“唉,我儿子也忙,乡下这两栋房子总要人看着打扫吧?这还好多新家具,这被人偷了怎么办?”

有人听着黄兰花的话也不知信了没,反正今天是人家好日子,玩笑也要适可而止。

那天的热闹还在眼前,今天房子就易主了,叶妈也问:

“那一家子人呢?”

说到这,叶舅妈眼神复杂,不知想到什么,咬牙切齿:

“黄婶子两老口老了老了没享到福不说,还要给儿子收拾破摊子!黄婶子已经没了。”

去年没得,一个人守着大房子,年纪上来身边没有一个人照顾不说,儿子接走全家人,独独落下她,儿女电话也没打一个,更遑论经常回来看望?

儿女像是白生白养了。

这不,去年生病了,身边没有一个人看顾不说,大半夜出去上厕所,没看清脚下的东西,回来就摔在地上,叫又叫不出声,喊又喊不来人。

冬天的夜晚多冷啊,自己一点点想爬回去,也不知道在地上冷了多久。

过了几天老伴和儿子回来,在外面叫半天没有人开门,儿子嘴上骂骂咧咧,老伴都不敢出声,就怕惹着他,等下挨巴掌,打开门一看,黄婶子就这么趴在地上。

身体都冻僵了,厕所离房门才多远?拐过弯几米就到了,硬生生的爬了几个小时,死都没爬回去。

后来听说是摔到腰了,老人身体没力,硬生生在地上又疼又冷地断气。

这件事,黄婶子儿女名声算是臭到家,宗亲谁不是见着就唾骂?黄婶子纵然有许多毛病,也不是儿女这样对待的理由。

许是还有最后一点羞耻心,一家人后面都不怎么回来了。

第70章 叶大姨的郁闷

“那后面呢?黄婶子就这么没了,那黄叔呢?”叶妈皱眉追问。

叶真在一旁也竖着耳朵,这些家长里短她也感兴趣,修仙者,不先修心哪得修真?

“黄叔也跟着儿子走了,听说是去城里住了,他哪敢出声?黄婶子没了,他也怕自己也是这样的下场。”

“听说把一家的户口都迁走了。”

叶舅妈停下切菜的手,闻言叹口气:

“这户口迁走,这村里的田地算是和他们家没关系了,也就只剩下这乡下的房子和那边的几口池塘了。”

叶舅妈切着菜,活像是切人似的,“笃笃笃”发泄着身上的怒气。

“那怎么房子易主了?”

叶大姨放几根木头进灶,火大一点,锅里炖着大块肉,帮忙掀开锅盖,放入一坨卷在一起的大蒜头,扑鼻的肉香顺着水汽散开,盖上锅盖继续炖,叶大姨好奇问。

说到这,叶舅妈瞬间冷笑,

“烂人就是烂人,有钱一时还能一世?老天爷开眼,让这败家子把家业败了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