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真表现的云淡风轻,心里可骄傲极了。
不想下一秒:“失算了,当初就应该听你妈的把空地全部种了,有你这两下,收玉米的机器不得分分钟失业,这得多省钱啊。”叶爸一脸感叹。
叶真:“……”倒也不用这么比较。
玉米收完了,把玉米用三轮车一趟趟搬回家。
叶妈那边的瓜类菜也差不多摘完,叶类菜明天收正好。
一家人对着玉米自然很震惊,“长这样人家超市会收么?”叶妈拿起一根深紫色玉米,很是怀疑。
这个叶真还真不知道能不能,算了,不收自己留着吧。
“没事,就说新品种,不收咱们自己留着磨粉。”
叶爸更不怕了,只要没毒,再怎么说都是粮食,到时候不收,家里吃不完给亲戚分一分,反正不会浪费。
“咱们自己先蒸着吃,来来,一样颜色拿一个。”
等玉米熟了,大家心里也定了,这么好吃,不收,他们自己都能吃完,叶爸一个人都已经啃了五根了。
“这玉米好甜,有股奶香,你们尝尝。”叶妈举着一根乳白的玉米。
“我这种才好吃,糯弹还有股果香,又不粘牙。”叶爸举着手上的深紫发黑的玉米,嘴上一圈黑汁。
“这玉米收完了,玉米杆还在地里吧?”叶奶奶问。
主要是玉米都收了,玉米杆还可以留给兔子,她也懒得天天跑去割草喂了。
“有,还青着,这玉米好吃又大,玉米杆也粗,看着像甘蔗一样一截一截,也不知道玉米杆甜不甜。”
叶爸边吃边说,玉米杆叶子可以留着喂兔子,杆晒干还可以烧火,还可以在种大蒜时盖着好发芽,用处也蛮大。
叶真吃着玉米,心里也满意,虽然颜色花了点,但她一一试吃过来,每样都有特色。
她悄悄放下心,还以为自己这回要翻车了。
第167章 摘果子
种最多的玉米算是收回来了,种子性状不错,每种玉米各有特点,叶真挑了一些饱满成熟的玉米留种。
叶奶奶和叶爸扛着玉米杆回来了。
不愧是优化过的,玉米杆都长得与众不同,杆子高高壮壮,叶片又长又青。
叶奶奶扒下玉米叶给兔子喂了,地上还剩一大捆光秃秃的玉米杆。
叶爷爷捡起一根扒开外皮,很是惊奇:“这玉米杆挺沉,看起来也像青甘蔗。”
叶爷爷这么说是有道理的,谁家的玉米杆有甘蔗那么长?直条条一根。
叶真也有点好奇,想着好久没有啃甘蔗了,自己挑了一根扒开外皮。
别说,玉米五颜六色,玉米杆颜色虽然没那么多颜色,但也变了。
比如叶真手上拿的是紫色,叶爷爷手上的是碧清色。
她直接上嘴就咬,满口甘甜,又脆又多汁,比起甘蔗也不差什么,甚至可能因为种子被培育的原因,汁水竟然还有股奶味。
普通玉米杆嚼起来像吃棉花絮,干巴巴的汁水少也不怎么甜,这个都不像在吃玉米杆。
别问叶真怎么知道,因为她小时候嘴馋嚼过。
这种玉米杆外皮也薄,一点也不硬,叶爷爷一口老牙都跟着叶真在一旁一起啃。
吃甘蔗是会传染的,一大家子坐在小板凳上咔嚓咔嚓啃玉米杆,地上一堆玉米杆渣。
“这玉米杆要不都收回来算了,留着晒干当柴火烧可惜了。”叶妈吐出一口渣,继续道,“这玉米杆汁水多,要不试试熬糖?”
“那就找个时间都砍了熬糖,我看这个一点不比甘蔗糖分少。”叶爸点头,打算找个时间都砍了。
“别说,叶子这个品种的玉米真不错,玉米棒接得多,玉米杆吃起来也甜,要是能熬糖那可真了不得!”叶妈眼睛发亮。
她想留着明年继续种,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留种。
现在市场上许多新品种子都不能留种种第二次,要不就是种出来歪瓜裂枣,完全没有第一次种下去的那么好。
老品种能留种,但这种种子果实没有改良种好,产量不高,容易生虫生病,不好打理。
“可以留种,这种子基因已经稳定了,咱家可以多留一点。”叶真解释。
种子是农业发展基础,是种植业的最前端。
本国有具体的种子法,对种子创新,培育及良种保护等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
国家大力支持良种创新,强化种业知识产权,而叶真想开种子公司,需要符合相应的生产条件和其他明确规定。
比如叶真培育的新品种玉米,只要通过专门检验,国家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会保护新品种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后期种子得到推广应用,叶真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不得不说,有国家政策支持,叶真育种方面也方便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