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修仙之我回来种田了(204)+番外

作者:春庭雪 阅读记录

叶妈难懂年轻人的想法,他们这里平时不太吃火锅,有菌子都是炒和烧,鸡都是白切或者炖,红烧都少呢。

“就是大热天吃火锅才爽啊!妈,赶紧杀鸡,我也想吃了。”

叶小弟兴奋,菌子火锅都是云省出圈菜,他天天刷视频,早就想尝尝了。

子女想吃,叶妈哪能不答应。

虽然她不会做,但叶子虽然不会做菜,但是个理论派,在一旁指导没问题。

菌子火锅用家养鸡最好,叶妈叫上叶小弟一起抓鸡。

这些鸡除了之前养的,还有今年叶真回来时抓的,几个月过去,满山遍野溜达,田地乱窜,吃虫子吃螺蛳,长得又高又大。

羽毛蓬松,鸡冠血红,鸡群四处逃窜,叶妈挑好一只健壮公鸡。

一只鸡杀完,切好各种菌子,把鸡肉用热油炒得半熟,加上生姜,料酒,放水烧开,菌子下锅一起炖上半个小时以上。

菌子炖煮需要时间,叶爷爷他们也回来了。

“哎呦!捡这么多螺蛳啊?哪里捡的?”

叶奶奶惊喜地翻了翻,“村里这么多孩子放暑假,天天爬山下水的,还能被你捡到这么多?”

叶爷爷哼一声,不理叶奶奶的挪揄,只是道:

“大壮家清了一小块荷花塘挖早藕,水抽干了,泥地里多的是,田螺,小龙虾,泥鳅还有黄鳝,那真是多!”

村里好多人去买鱼,有没种藕的买点藕,把藕挖完,鱼虾捞走,剩下些螺蛳什么的随便村里人捡。

“我就随手一捡,就捡这么多,可惜泥鳅抓不着。”叶爷爷一脸遗憾。

泥鳅收拾干净油炸,放点青红辣椒炒,再焖一焖,再来一碟花生米,他能喝下一大碗酒!

七八月的藕比冬季挖的藕嫩得多,削掉皮,里面又脆又嫩,雪白一根,孔洞里面没有难洗的淤泥,生吃都脆甜可口,凉拌更是一绝!

叶真家也种了藕,但还没去挖过,脆藕叶爷爷也能吃下一根呢。

菌子火锅差不多好了,把盖子一掀开,升腾的热气被风一吹散到院子里,叶爷爷鼻子嗅嗅。

“煮什么呢?这么香?”叶爷爷问道,伸着脖子往厨房看。

“叶子说煮菌子火锅吃,那么多菌子,香气都在一起去了,又新杀了家里的小公鸡,那能不香么?”

叶奶奶把半桶螺蛳倒进小盆,放点盐吐泥,再换几次水,等螺蛳干净后,把屁股剪掉,回头找一点紫苏,切点辣椒,大火猛炒后加调料放水焖。

待螺蛳入味,轻轻一嗦,那滋味好的不得了!

菌子火锅好了,一家人围坐,叶真准备好蘸水。

鸡肉又嫩又香,肉质紧致,菌汤鲜美,把煮透的菌子沾蘸水,一口下去,真是神仙来了都不换。

全家吃得头也不抬。

与此同时省城

叶大伯回家拿了一个硕大的快递,沉甸甸的都搬不起来,叫上自家儿子叶斌一起才拿回家。

叶伯母正做着饭,闻身抄着锅铲出来:

“这是又买了什么东西?”

叶大伯气喘吁吁,大热天出了一身臭汗:

“老家寄来的,不知道爸妈寄了什么东西,死沉死沉的。”

叶斌用剪刀撕开外包装,里面东西都挤在一起,一个大麻袋,麻袋里面还有许多小袋子,瓶子和一个大纸箱。

“哎呦!这东西不老少,快打开看看。”叶伯母连忙催促。

叶斌取出大箱子打开,里面满满当当都是瓜果,一打开满室都是瓜果熟透的香气。

“这香瓜好大啊!”叶斌拿出一个巨大香瓜,两手捧着,瓜白而黄,是老家特有的香瓜品种,小时候他吃过不少。

“这西红柿长得真好!中午再加个菜吧!”

叶伯母取出几个大西红柿,这西红柿一个就可以做一碗菜了。

把箱子搁到一边,叶斌继续掏,陆陆续续拿出叶奶奶准备的菌菇干,豆角干,茄子干,蕨菜干还有酸笋,甚至里面还有两瓶包裹严实的杨梅酒。

叶爸倾情赠送!

果真,叶大伯眼睛亮了!

他别的不爱,就好喝那么一口。

叶伯母心里哼一声,这老叶家一脉相承,父子几人都好酒,比起叶爷爷,叶大伯好点,他不爱烟。

这也算是一种另类心里安慰了。

这酒算是送上心头了,叶大伯宝贝地把就放到桌上,立马倒了一小杯,悠然地啜了一口。

自家酿的粮食酒,度数自然比较高,纯度也深,味道辛辣而烈,加了叶真种的大杨梅,有一股果香,余甘而醇。

酒是胭脂色,叶大伯迫不及待又喝了一口,闭眼回味:

“好喝!”

这酒比往年酿的都香,淡淡的杨梅味,喝到肚里热热的,一点没有高度数白酒那样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