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五零年代女军医(320)

作者:月半蔷薇 阅读记录

叫她意外的是,刚到地下出口处,就见到了等在这里的师兄。

曹景梁也没想到,这次的地面救援任务还安排了桃花儿,他皱眉,刚要说什么,后方就又传来了奔跑的脚步声。

很快又有四个人出现在视线中。

一名麻醉师,两名护士,还有一名是Y国的工兵。

“人齐了,出发吧。”作为带队,曹景梁没再多说什么,用眼神示意妻子紧跟自己身后,便快速登上了盘旋楼梯。

十几公里的距离,步行不是不可以,但重伤患者等不了。

所以,到了地面后,几人便利索爬上了一辆军卡。

上车前,曹景梁看了妻子一眼。

于是上车后,两人便默契的坐到了一起。

卡车奔驰起来,车斗篷内的几人也没闲着,先用木炭将钢盔的反光面全部涂抹黑,才将之戴在头上。

又往衣服外面裹上棕榈蓑衣,袖口处绑上防蛇的硫磺粉包……

这期间,一行人还能听到时不时响起的轰鸣声。

都是有经验的,知道飞机离他们还有一段距离。

但飞机速度快也是众所周知,谁也不知道,几分钟后会不会就出现在了他们的上空。

然后……哐哐投弹。

可以说,出现在地面,就是将脑袋挂在了裤腰上。

在这样紧张的环境下,谁也没有心思多说话。

只是,在昏暗的车斗篷中,谁也没注意到,挨着坐的小夫妻俩,始终紧紧牵着手……

第148章

军卡一路将油门踩到最底。

以最快的速度赶去目的地。

坑洼的公路如同被巨兽啃噬过。

焦黑弹坑中还积着暗红色的血水与残肢。

几人扛着担架从车斗上一一跳下, 入目便是炼狱。

“……在这边”带路的Y国工兵面色焦急,一马当先,朝着不远处的灌木丛奔跑。

众人顿时顾不上打量, 压着帽子, 拽紧药箱,跑步跟上。

“轰炸机的声音好像越来越小了。”突然,麻醉师164号小声提醒。

众人卿耳细听……还真是。

曹景梁经验丰富,当即猜测:“空中加油容易泄露,飞机应该是回去加油了, 这是个好机会, 在对方回来之前,咱们带上伤员立马返回医院。”

这是要在晃动的车斗里给患者做手术了, 对医者来说简直是极限挑战。

但谁都知道,队长提出的方案的确是最优办法,自然得到了一致认可。

从遭遇袭击到去医院求援, 再到大家伙儿赶过来。

哪怕速度再快, 也过去了大半个小时。

伤者很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撑住。

所以, 在草丛中找到藏匿起来的伤患时,不意外的, 只剩下两名还有微弱气息。

一名是腹部贯穿伤导致的肠管外露,许晚春检查了,这名Y国战士并未损伤大动脉, 外露的肠管也被纱布覆盖着。

不过时间到底太久,人已经陷入休克状态。

而另一名患者是骨盆粉碎性骨折,应是爆炸冲击波导致的骨盆环断裂。

移动起来,确实容易骨折端移位,从而刺破血管。

当然, 以上说的是外行,专业医生出手自然是不一样的。

几人合力将两名患者安置到担架上。

尽量平稳的抬着人,疾步返回卡车。

至于牺牲的几名战士,也被背进了车斗中……

=

卡车启动后。

哪怕驾驶员放慢了速度,再是注意路况,车还是晃荡的。

却丝毫没有影响到车斗里的急救。

许晚春接手了小肠外露的患者。

她先用防弹板垫高伤员的腰部,再轻轻将肠管拨回腹腔。

又覆盖上浸透了鱼腥草汁的油布,再将弹链带中覆在外面,形成保护的穹顶,才看向一旁协作的护士:“你压倒他的身上,利用身体惯性抵消卡车的颠簸。”

护士很有经验,立马跨坐到伤员身上,为了将颠簸将之最低,还用绑带将自己与车架捆住。

同一时间,麻醉师已经将输液瓶挂于蓬布破洞透入的光束中(利用阳光加热药液),然后穿刺进伤者的颈外静脉,建立双通道。

左路血浆500毫升+氧化可的松50mg,右路则是复方氧化钠1000ml。

每隔五分钟再用刺刀柄测量伤者的动脉搏动,搏动小时立马注射0.1%肾上腺素……

而许晚春的急救手术,也在颠簸中拉响了。

卡车上悬挂的照明弹拉环,每次持续照明只有90秒,她只能在镁光最亮时切除坏死肠管。

卡车急刹车,在惯性时完成肠吻合。

卡车爬坡,身体后倾的瞬间缝合后壁。

卡车下坡前冲时,缝合前壁……

“轰隆~”

突然,熟悉的轰炸机轰鸣声再次响起,驾驶员紧急找地方掩护,自然顾不上坑洼,立时一个巨大的震荡袭向后车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