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午。
养母骑驴去地头翻地,许晚春便午睡了一会儿。
等起床后,在家里转悠了几圈,确定一点活也找不出来,便又溜溜达达蹲到了院门口。
表面看着是在玩泥巴、数蚂蚁,其实是‘守株待苏大美人’。
方才养母聊屯里八卦时,有说到苏婶子虽然不种地,但喜欢养花种菜。
而苏婶子家院门口确实种了不少。
许晚春打算碰碰运气,万一苏婶子出来,在门口玩泥巴的她,刚好有了凑上去混脸熟的机会。
待熟悉后,再开口表示想要认识草药,应该会容易很多。
虽说有些厚脸皮了,但为了健康,为了养母别那么累,只能拼了。
就在许晚春在心里想着,遇到苏婶子时,眼里得有活,得勤快、得嘴甜,还得乖巧时,隔壁居然真的走出一个挎着篮子的美人。
运气太好了吧,许晚春立马支棱了起来:“婶子好。”嗓音含糖量绝对超标了,她没忍住抖了抖。
苏楠却觉得小孩子奶呼呼的声音好听极了,当即笑问:“晚春怎么蹲在门口啊?”
许晚春:“没什么事情做,在这里等我娘回家。”
苏楠讶异:“哎呀,我们晚春真乖,那要不要陪婶子去摘菜啊?”
都不需要自己找借口,这是什么仙女?感动不已的许晚春一秒都不耽误,迈开两条火柴棍般的小细腿,哒哒哒朝着金钱……啊呸!朝着美人飞奔。
第5章
4月20号。
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
也是屯大爷精心挑选的暖屋日。
这日一大早,亲戚登门、乡邻送礼。
他家送高粱,你家赠碗筷。
最叫许晚春意外的是,还有挑着火柴上门道贺的。
后来养母解释,她才明白,火柴寓意“添柴(财)加火(活)”
总之,整个暖屋流程,叫许晚春狠狠长了见识。
燎锅底、撒五谷、贴红纸……待姥爷许大根点燃第一把灶火,再煮一锅象征团圆的黏米饭后,宴席也准备开始了。
因为离婚,在屯里,许荷花少不了被闲言碎语。
为了往后日子清净,有些钱不能省。
猪肉炖粉条、酸菜白肉、红烧鱼炖豆腐、小鸡炖蘑菇、地三鲜……加起来,实实在在八大盆。
虽然肉比配菜少,但这一顿也比很多人家过年吃的还好。
不管是亲戚还是邻里,看着端上桌的菜色,面上全是满意的笑容。
而这,也是许荷花要的效果,毕竟吃人嘴软。
许家屯没有女人不上桌的恶习,但许荷花是东道主,得守在厨房里忙活。
许晚春一个小屁孩自然更不可能上桌。
也在这会儿,她才知道,养母一共兄弟姊妹6个,上面一个哥,一个姐,下面两个弟弟一个妹妹。
除了嫁到八十里地外的妹妹没来,其余全来了。
每家还带来一两个孩子,这会儿都挤在厨房里,等着上菜之前,分一份给他们打牙祭。
许晚春虽然也馋,但她芯子到底是成年人,不缺自制力,并没有参与小娃娃们的争抢,一直跟在养母身旁打下手,只随便啃了馒头充饥。
本以为捞不到什么好吃的,毕竟上桌的菜被吃的精光。
却不想,等送走全部客人后,养母从橱柜最下面拿出两个陶罐。
许晚春围了过来,这才看清陶罐里分别装着酸菜大骨棒跟黑鱼汤,她惊喜:“娘,这是你提前藏起来的?”
许荷花得意:“可不是,亏谁也不能亏了自己个儿,你等着,娘去热一下。”
这性格太对她胃口了,许晚春脆声应道:“我去拿碗筷!”
=
暖屋宴的慷慨确实得到了正向回馈。
之后的日子,时不时就会有婶子登门唠嗑。
又因为许荷花刚搬回许家屯,没来得及种蔬菜,这些婶子上门时,基本都不空手。
东西也不多,她家几颗土豆,你家一棵白菜,却都是村民们对许家母女俩的接纳。
当然,也会有一些老迂腐,揣着满脑子糟糠,高傲的批判着。
只是许家母女俩都不怎么在意罢了。
而时间,在鸡飞狗跳的热闹与忙碌中来到了5月10号。
春种进入了尾声,又逢大集。
这不,天不亮,许晚春便被母上大人从床上薅起来打扮了。
穿了花裙,再套上绣了小花的搭扣布鞋。
眼看养母还想在她才一个厘米的短发上扎个揪,吓得许晚春抱着脑袋就跑,拒绝之意溢于言表。
“好了,好了,不扎了,别跑摔了。”许荷花将红头绳锁进柜子里。
已经跑出卧室的许晚春扶门探出脑袋:“真的?”
许荷花白了闺女一眼:“真的,真的,赶紧梳洗去吧,死丫头忒烦人。”她是真不理解,小女娃不都喜欢扎小揪揪吗?她家这倒霉孩子每次都不配合,白瞎她专门买的好看头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