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哪怕这会儿他浑身怨气,也不敢将脾气发出来。
倒不是多孝顺,实在是家属院地方小,隔音差,真闹腾出去,他本就不好的境遇,只会会更加差。
想到这里,李山海就更来气了,也不知道他哪里惹了所长,近一年半,对方多次公开场合呵斥他。
导致整个单位的同事,都跟着排挤冷待。
也因此,这一年半,无论他如何钻营,职位不仅不得任何寸进,还随时提心吊胆被抓到小辫子,被踢出粮管所。
想到这里,再看向已经被父母拿过去的报纸。
胸腔堆积的窝囊气无处可发,再加上内心深处,不停增长的,他不愿意承认的后悔情绪,叫李山海只能拉着脸,大步出了门。
李莉不喜欢父亲,见状缩了缩脖子,哼哼道:“奶,爸不吃早饭了吗?”
老太太头也不抬:“不用管他。”
这时,潘小梅端着菜进来,笑着招呼:“爸妈,吃早饭了。”
待将菜放到桌上后,她又扯下围裙,准备去房间喊丈夫跟儿子。
李莉提醒:“爸出去了,他又生气了。”
“啊?”潘小梅惊讶一瞬,很快就不甚在意道:“随便他,那莉莉帮妈妈去喊弟弟起床吃饭。”
等孙女进了屋子,老太太才将报纸递给儿媳妇,欣慰道:“小梅快来看看,你刚才说的那个小状元,原来是荷花收养的孩子。”
“碰!”太过激动,潘小梅一个不防,直接撞到了桌角。
可她完全顾不上撞疼的位置,急急接过报纸看了起来。
潘小梅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就是许荷花!
哪怕她也是被李山海骗了,一直等见到公婆,才从他们的口中,知道自己成了插足无辜女人婚姻的坏人。
天知道,处对象前,李山海分明说他是单身。
可一切已经来不及了,家里不会允许她离婚,因为丢不起人。
自己也离不起,少了李山海那份工资,她养不活孩子们。
更甚至……为了孩子们的身心着想,潘小梅只能等他们成人了,才能告知姓李的是个多么恶劣的人。
于是,日子只能这么拧巴着过。
可潘小梅心底,对于许荷花的愧疚从不曾减轻。
尤其,在她几次与公婆凑钱,想要接济对方,却全部被原样退回时,那抹愧疚与自厌几乎将她湮灭。
如今,见许荷花过得这般好,潘小梅再也忍不住了,抱着婆婆嚎啕大哭……
第40章
1958年8月26日。
许晚春终于等到了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虽然一直很有信心, 但直到此刻,真的将通知书捏在手心里,她才算彻底踏实。
除了踏实, 还有高兴, 高兴到她忍不住在原地蹦跶了好几下。
许晚春自觉已经很是情绪外露了。
却不想母亲与师娘比她这个当事人还要夸张。
收到通知书的同时,两人便挽着手,喜气洋洋地提着早就准备好的糖果,挨家挨户散发起来。
被抛下的许晚春站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想着屯民们的热情, 到底还是没敢跟上去。
不过她也没闲着, 继续炮制这些天采摘的药材。
既然已经拿到了通知书,那么很快就要离开。
在此之前, 她得将家里的药材全部卖掉换钱。
包括很多带不走的物件,也得拾掇着卖掉。
这一拾掇,时间就又过去了五天。
等正式出发时, 已经是9月1号……
这天, 天刚蒙蒙亮。
许晚春一行四人与猫狗, 带着整整两辆大轱辘车的行李。
挥别热泪盈眶的亲人与乡亲们,迈上了去往沪市的漫长旅途。
这一别, 除了生死大事,短时间内,母女俩大抵不会再回来了。
所以, 能带走的,全都得带走。
因为行李太多,还要带上猫狗,许晚春早在两年前,便准备起了出行攻略。
又经过几番对比, 她确定船只除了比火车速度慢一倍外,其余哪哪都好。
于是,在拿到通知书的第二天一早,许晚春便去了镇邮局。
给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院长,发去了求助电报,请对方帮忙买一张二等舱船票。
虽然院长当年抢徒弟没成功,但这两年,因为于奶奶,许晚春又与老院长见过几次。
请对方帮忙买船票,是早就说好的。
好处也给得很充足(暑假时,作为助手医生,她免费给医院打了半个月工。)
不过,作为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孩子,过来医院拿船票时,许晚春还是带上了小半麻袋菌菇干。
给老院长喜得不行,递出船票的同时,还给了一封信,言说他跟船长是好友,万一旅途遇到什么不方便的,可以拿着信件去求助。
这可真是帮了大忙了,许晚春又是好一通感谢,才揣着老院长对年轻人的祝福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