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惟许侯夫人(67)

作者:法采 阅读记录

后来她回青州,父亲又过世,同这位先生倒不怎么联系了,只有她打发人进京办事,会记着让人往他家中送礼探看一番。

此刻想起来,杜泠静叫了阮恭。

“你去外城走一趟,看看章先生近来如何。顺便帮我问一下,他可晓得京畿一带乃至北直隶,有什么特殊的人大量收过或者卖过宋版书。”

那八本宋书来源都颇为偶然。

若一本偶然也就罢了,本本偶然就未必是偶然了。

会不会,从最开始就有人引她来京呢?

她叫阮恭,“你让章先生帮我仔细打听一下。”

她刚说完,就见那位侯爷走了进来。

陆慎如在外院就听说她在吩咐人将东西都拿出来了,这会见她立在书案前跟阮恭吩咐,眸色都亮了起来。

“吩咐阮管事做什么?他可忙得过来?要不要我给你另派些人手?”

杜泠静看过去,眨了一下眼睛。

“多谢侯爷,那倒不必。我只是让他,去看望父亲的旧友罢了。”

第23章

大婚第三日, 杜泠静回门。

澄清坊杜府门口的巷子里,围了许多来沾喜气的人。

可惜叔父杜致祁自侄女大婚以来,非但没松口气, 反而每日琢磨着自己到底要如何自处:

侄女嫁去了永定侯府,是大喜, 别人想都想不来, 可他却在婚前几日同侄女闹得分了家;而原本与他热络的邵氏如今再无人理会他,至于岳母家中,舅兄险些被打得一命归西,如今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 阖府风云惨淡,岳母万老夫人更是连面都见不到了……

更糟糕的是, 他原本想要借侄女婚事,谋个好缺上任,眼下好了,什么缺都谋不上了。

他自己的事情都闹不清, 自然管不了门外的人。

而原本还能管些事的杜润青彻底病了, 顾家无暇顾及她们, 她便带着她母亲二夫人,赶在姐姐回门前, 去了城外田庄,根本不在府里。

杜济沧虽然没走, 但他只是澄清坊杜家的旁枝,不好抄插手事情。

还是陆慎如带着新婚妻子回门, 到了门前见着人人道喜,吩咐了崇安一声。

崇安立时着人抬出两大筐铜钱来,热热闹闹地散给杜家门前道喜的人。

众人连贺“侯爷大喜”, 杜泠静见男人面上笑意不断,老门房文伯给他亲自开了门。

“侯爷请。”

男人甚是愉悦,杜泠静却听他温声同文伯道。

“文伯当叫我姑爷才是。”

文伯一愣,抬眼看向杜泠静,杜泠静也愣了愣,听见文伯客气改了口。

“姑爷请进。”

杜泠静见身侧的男人眉目越发添了,这才进到了门里。

杜致祁和杜济沧已经在等了,倒是杜泠静看过去,抬了眸。

“湛明回来了?”

叔侄两人旁还跟了个十二三岁的少年郎。

少年着一身书生布袍,通身干干净净,人细瘦挺立,站在那似春日新出的绿竹。

是杜家的小爷,杜致祁之子杜湛明。

他先前一直在保定的书院读书,杜致祁原本想让他赶在大婚前回来,给姐姐送嫁,不想到底没能赶得及,今日才见到。

杜湛明连忙上前给姐姐和那位侯爷姐夫行礼。

永定侯的名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士林众人论起这位重权在握的陆侯褒贬不一,湛明每日在书院里都能听人提及,或赞或骂,眼下侯爷竟成了自己姐夫。

但尴尬的是,先前出的一串乱事,他回来路上都听说了。

眼下少年有点无措,不敢抬眼去看那位侯爷,倒是陆慎如让崇安拿了个匣子过来,他接在手中,亲自给了湛明。

“几块程君逢的墨,不知湛明用不用得惯。”

这话说得杜致祁都抬了眼看过来。

程君逢乃是本朝第一制墨大家,他的墨千金难求,这位陆侯抬手就送了几块给还没考中秀才的湛明。

杜湛明也愣了,杜济沧倒及时提醒了他,莫忘了道谢。

杜泠静也看了那墨两眼,又眼角轻轻掠过身侧那位侯爷。

他竟还给湛明备了见面礼。

湛明道了谢,陆慎如问了他几句学上的事,他是武将出身,对湛明所学却不陌生。

“湛明方才提及‘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若是京畿的书院恐不太教这个,看来保定的先生乃是荀学一派主张之人。”

他笑着说了,少年见他神色和悦,言语带笑,连道正是。

“我们先生从前追随过大伯父的新政,认为‘法者,治之端也’,也说‘礼以导其志,法以矫其行’,湛明深以为然!”

他这么说,男人笑了起来,杜济沧也笑眼看向幼弟。

杜泠静更是不禁柔和了目光,轻声问了他。

“你在保定的先生是哪位?”

上一篇: 瑶衣 下一篇: 岁岁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