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泠静顺着他的思路想了想,“母亲怀我的时候,父亲在河南求学,彼时窦阁老……”
“窦阁老二十多年前,就在河南做官。”
话音落地,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
如果杜泠静的父亲和窦阁老曾经有些关系,为何都不曾提及,也从无人知晓?
陆慎如亦觉奇怪,这就派人去查。
杜泠静安静了一阵,男人抱了她在怀中,“又在想什么?”
她低头倚在他肩上,“我是在想,父亲好多事都没跟我说过。”
可能三郎都比她知道的多。
陆慎如看了看自己的娘子。
岳父爱女,有些事不说才是保护。
他揽她在怀,岔开话题问她,“这几日就是岳父忌日,泉泉可要回澄清坊小住?”
杜泠静安静地点了点头。
男人可以陪她同去,但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如今澄清坊杜府分了三路,开阔宽敞,房舍众多,不知娘子要住哪一路?我让人提前去收拾。”
杜泠静还在想着今日在窦府的所见所闻,没仔细琢磨他的意思,就道。
“还住中路吧。”
她要住中路。
虽然不是种了竹林的西路,却也不是他为她扩出来的东西。
说起来,从东路扩好之后,她从未去住过。
男人一时并未多言,只吩咐人去收拾。
他略显沉默。
杜泠静则刚刚回了神,瞧见一旁沉默的男人,又回想了一下他方才的话,有点明白过来了。
他修给她的东路,她从未去住过,偏偏他伤了心从西北赶回来的那日,她就在西路西厢房里……
不过,他不是说他不介意了吗?
杜泠静一时没开口,只偷偷打量他。他则越发沉默,却也不同她多言此事,待马车进了侯府里,他闷声将她亲自抱了下来。
他目光轻轻落在她小腹上。
“娘子多留意你腹中我们的孩儿。有不适立时告诉我。”
嗓音也闷闷的,但还真就一副“不介意”的大度模样,一句都不跟她多言住澄清坊哪一路的事,只是没把她放下,一路抱着她回了正院。
杜泠静:“……”
他还真就要把“不介意”演绎到底?
以他的性子,杜泠静怎么不太信?
不过到了父亲忌日,杜泠静去澄清坊小住的那天,却在巷中的老茶馆里,遇见了一个人。
第91章
回澄清坊那日, 杜泠静在父亲生前常去的老茶馆里,见到了一人。
“窦阁老。”她上了前去。
权倾朝野的阁臣,此刻只穿着一身素衣布袍, 如寻常人一般,独自坐在窗下的小桌边吃茶。
杜泠静走过去, 他抬头看了她一眼, 杜泠静问他,她可都与他同桌落座,年迈的人只将手中的茶饮了又饮,并未回应。
但杜泠静并未觉察到他的拒绝之意, 自己点了茶水,安静地落了座。
外间落了几滴豆大的雨点, 一场暑夏匆促的疾雨瞬间把这老旧的茶馆罩住,支出去的窗子被雨点砸的砰砰作响,但临窗的小桌两边,一老一少却都安静饮茶。
年迈的阁老循着雨声往外看去, 但目光不经意从对面的女子身上掠过时, 连他都察觉地略作了停顿。
安静的时候, 简直一模一样……
不过他到底没有真的停下去看,只往窗外瞧去。
这么一场疾雨, 就仿佛人世间匆促的际会,一盏茶的工夫, 雨酣畅淋漓的下过,拨云见晴。只是人不比雨, 雨会在暑气日头下很快蒸发不见,与人的相遇,却会记忆残留很久。
窦阁老默默将杯中残茶吃完没有再点, 不过仰头的时候,又忍不住看了对面的小辈一眼。
杜泠静却缓声开了口。
“阁老曾与家父相识吧?”
昨日,侯爷派人去打听就有了结果。
父亲婚后曾带着她娘亲前往各地游学,二人曾在河南一处书院驻足停留近两载,而这书院所在之地,正与当年窦阁老被排挤出来的偏僻州县毗邻。
两人极有可能在那两年中相识相交,只是没有明确的证据而已。
杜泠静轻声问了过去,但窦阁老看了她一眼。
“不识。”
杜泠静微顿,浅饮了一口茶又道。
“家父爱在此间饮茶。明日,就是他过世七年的忌日了。”
七年,原来人已走了七年了。
窦阁老不禁一默。
却又道,“不知。”
他不欲相认,杜泠静不好再说什么,这时窦阁老恰起了身,掏出钱放在桌上,转身离去。
杜泠静看去桌上他放下的茶水钱,竟然帮她一道付了。
她亦起身,在窦阁老身后行了一礼。年迈的人脚步微顿,却也没有停下,迈步离开。
杜泠静又在父亲旧年爱来的茶馆里坐了一阵,才起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