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惟许侯夫人(268)

作者:法采 阅读记录

而给杜泠静的则是玉雕的铃铛,能系在腰间。

陆慎如却瞧出这铃铛的来头,“是殿下幼时的爱物,他喜欢有声动的东西,这对铃铛还是娘娘特意寻人为他制的,用的是极品羊脂玉。”

同一块玉料,贵妃还给彼时尚在她膝下的雍王逢祺,也雕了一块玉牌。

一玉同出两物,分赠兄弟二人。

但早已时过境迁。

*

蒋枫川道翰林院任了职。

祝奉连同一众交好的旧友,请了他往秉烛楼里吃饭。

不过蒋枫川不让众人请他,“诸位都是兄长,都比六郎年长,今次又是为我庆贺,怎能让兄长们破费?”

更紧要的一点,他们都是蒋竹修生前的友人。

“从前各位兄长都对家兄多有帮衬,六郎代他,在此谢过了!”

他举杯敬了众人又自饮,连饮三杯,有人道了一句。

“你们兄弟二人真是,谦筠生前给我们都寄了信,拜托我们一定照顾你,如今他没了,你登科来了京城,又替他道谢我等的帮衬。”

他说众人其实也没帮得上什么,“但你们兄弟这等情谊,时间也不多见。”

世间兄弟手足,能和和睦睦就已是缘分,多的是因家产挣得头破血流,互为仇敌。

哪有蒋氏兄弟二人这般兄友弟恭,情真意切。

偏偏,蒋三郎和蒋六郎,还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蒋谦筠已逝,众人提及英年早逝的旧友多有怅然,吃上几杯酒,更为他感叹。

“我们以前都羡慕谦筠,说他是解元出身,本就高于众人,而杜阁老又看上了他,要招他做东床快婿,娶得更是那东香阁主。若杜阁老没有意外过身,谦筠也不曾病逝,前途必然不可限量,以他的才能,亦可登临台阁。谦筠娶得是他青梅竹马的心上之人,如何不让人艳羡。”

杜泠静在士林中的名头,多用父亲随口取来的那玩笑的“东香阁主”此名。

父亲是住在上房的上芳散人,她是住在东厢的东香阁主,但“上芳散人”用的不多,“东香阁主”却是流传开来。

他们说起杜泠静,都叹了气。

杜家那位姑娘,最后竟是嫁进了永定侯府。

不知谁人道了一句,“谦筠对她,可不是一般的上心。怎么同她就没修成正果?”

众人皆叹息不已,蒋竹修老友祝奉却没说什么。

蒋枫川坐到他身边与他吃酒,祝奉不怎么想喝,一直托腮看向窗外永定侯府的方向。

“兄长在想什么?”蒋枫川问。

祝奉默了默,不同于众人的一味叹息,他有些怅然又有些恍然。

“我在想三郎他,是不是已经料到了今日的情形。”

他轻声,“从前有些事,我看不懂三郎为何为之,但如今再回想,许多事似乎首尾呼应起来了。”

第79章

祝奉忆起蒋竹修, 说他在青州养病的年月,还一直关注着朝堂。

“邸抄什么的,从不遗漏, ”这一点蒋枫川知道,这会又听祝奉道, “有些事, 只有京中朝堂里的人才知道的,不便在邸抄上细呈的,我还没说,谦筠就会立时发现有内情暗含, 专门写信问来。”

祝奉说他们这些人,都被蒋谦筠问过。

“我们还曾一起说笑, 说蒋谦筠了不得,心细如发,等到身子养好了,说不定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但他身子始终未见好转, 反而一年比一年差。

蒋枫川一时没说话, 祝奉轻叹一气。

他说到殷佑六年的时候,京中确实出了大事。

年初太子薨逝, 始料未及,皇后遭受巨大打击病倒。太子丧仪之后, 群臣商议再立太子,立的当然是雍王。

雍王一向养在贵妃膝下, 皇上再无嫡子,立他这长子再无疑问,彼时并无人提及慧王之事。

但皇上未决断, 到了夏末秋初,陆侯突然离开西北,进了京城。但要拥立的不是雍王,是慧王。

持续多年的储君之争,从那年年尾就开始了,待到次年春末,文臣催促皇上立储,让雍王入主东宫,还道废长立幼,乃是祸国之举,让皇上务必尽快决断。

这一场声势浩大,可一举激怒了年轻的陆侯。

陆慎如连同锦衣卫在京城打死抓人,这些文臣做官多年,也难保没有点错处,被他抓进去不知多少。

整个京城但凡谁说一句二话,都要吃他排头。

就这时,廖先生竟一不留神牵扯了进去。陆侯在京抓了这么多人,根本也顾不上具体都抓了谁。

“但我把消息送去青州之后,谦筠却着了急。”

祝奉说他最开始以为,蒋竹修着急是因为廖先生是拂党中人,更是先杜阁老新政时的得力干将。

他继续说起了廖先生被陆侯责打的事,“我料想陆侯都不知道他手下的人抓了廖先生一顿打,但谦筠却着急地差点来了一趟京城,实是因为身子不好没能成行,可却托蒋太妃娘娘,为廖先生请了一位太医。”

上一篇: 瑶衣 下一篇: 岁岁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