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折此芳花(5)

作者:总小悟 阅读记录

柳家人不喜欢顾遥怜,可对顾遥卿却十分偏爱。

或许是因为柳家人喜欢温柔懂事的顾遥卿,所以王若兰对顾遥卿便没有那么疼爱。

王若兰是个藏不住心思的人,她的想法几乎都写在脸上。

永昌伯府内的人对顾遥卿,也就没有那么尊重了。

对于下人们的轻慢,顾遥卿也逐渐的察觉出来。

她私下对顾遥怜说,自己在边境长大,那地方贫瘠荒凉、人烟稀少。

她没见过什么世面,是个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人,被伯府内的下人们嫌弃也是正常的。

只是她记挂顾遥怜这个妹妹,所以才会厚着脸皮一次又一次的来探望。

她说,她只有顾遥怜这么一个有着血亲的妹妹,只要顾遥怜往后能好好的,她宁愿这一辈子都在边境受苦。

顾遥怜每次听着都心疼极了。

从前的顾遥怜以为顾遥卿是真的在乎自己,她时常在姑父和姑母面前提起姐姐,帮顾遥卿说了无数的好话。

她的体贴却没有换来顾遥卿的善意。

顾遥怜想着,便已经踏入了永青阁的院门。

“小怜怜儿,我的心肝肉啊!”一个穿着茶色绉纱滚边褙子的妇人被人搀扶着从屋内走了出来,“你出去怎么也不和姑母支会一声,你若出事了,姑母也随你去算了。”

廊下站着的下人们神情微僵,三太太向来宠溺养在身边多年的顾遥怜。

顾遥怜和三太太没有丝毫血缘关系,可偏偏三太太当眼珠子来疼。至于其他裴家的姑娘在三太太眼里犹如小猫小狗,心情好的时候给些赏赐,心情不好了便不再多看她们一眼。

不过这事,她们也只能在心里想,不敢多言。

三太太好脾气,可不代表三爷是个好说话的。

“三弟妹你别哭了,这孩子不是回来了吗?”裴家大太太季氏安慰王若兰几个时辰了,有些口干舌燥。可碍于她是大嫂的身份,也只能继续劝道,“只要人好好的,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季氏的话里带了弦外之音,顾遥怜是好胳膊好腿的回来了,可清誉这个东西,怕是已经毁了。

所以她劝王若兰,其他的不重要。

可身为一个尚未出阁的小姑娘?清清白白的名声怎么可能不重要呢?

第004章 :耳边风

顾遥怜抬起头,盯着站在不远处的季氏。

季氏的眼里全是怜悯和同情。

“唉。”季氏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怜姐儿你这都做的什么事啊!”

“你糊涂啊!”

顾遥怜听明白了,却懒得搭理。

季氏这话其实本就是说给她知的,因为王若兰压根没听清季氏说了些什么。

此时王若兰正紧紧的握着顾遥怜的手,身子微微颤抖,似乎只要她一松手,顾遥怜就又会消失在她的眼皮底下。

也不怪王若兰如此担心,半年前右相亲自去了趟瀛洲,招安了在瀛洲盘桓了十来年的孔家。

燕京里住着的大多是世家贵族,最瞧不起水匪出生的卑贱之人。

即使是名声不错的孔家,也不例外。

他们私下都在传言,一个月前孔家入京,也带了不少曾经是水匪的蛮人入城。

一时燕京城内,人心惶惶。

“我知道错了。”顾遥怜眼眶一红,她前世未曾来得及和姑母道歉。如今终于有机会了,“姑母,我再也不敢了。”

“你别生气,也别不要我。”

王若兰听着她说话沙哑委屈的声音,心里就更疼了,“姑母没有生气,姑母也不会不要你。”

王若兰的心一直都是偏了十七八里的。

在她眼里,她养大的顾遥怜自然不会犯错。

若是犯错,那也是别人冤枉的。

季氏眼瞧着顾遥怜和柳家少爷的事,就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她赶紧走上前,提醒王若兰,“三弟妹你这是关心则乱,你应该赶紧找大夫来给怜姐儿瞧瞧。”

“就请春回堂的吴娘子过来。”

春回堂乃是伯府为曾经养在府内的大夫置办的产业,吴娘子是这位大夫的妻子,也略懂替妇人看诊。

这事瞧着办的十分妥帖,可等于又在提醒王若兰。顾遥怜在外和男子纠缠不清的时候,没准已经丢了清白之躯。

这是丑事,不能外扬。

可偏偏的,王若兰却不是个能听懂话外之音的人。

钟妈妈故作茫然,永青阁内的下人们也把季氏的话当成耳边风。

不该听的不听,不该说的也绝不多言。

裴三爷不喜欢管不住舌头的人。

“姑母,我回来的时候摔伤了手。”顾遥怜像是听不见季氏说了什么,而是直接张开白皙娇嫩的双手,“你看,都破皮了。”

顾遥怜很清楚季氏在盘算什么,所以才会故意逃避话题,瞧着季氏的目光也变得闪躲,让季氏误以为她真的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