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有逆子无人送终?老娘掀桌就干(20)

作者:书云月 阅读记录

“辛苦费就不用你给了,我带你去当铺,那掌柜的儿子也是我保媒。”

“给的价格一定公道,不会坑你。”

张春花赶紧谢过,让铁牛媳妇帮衬照顾女儿们,她怕那三个畜生回来找不到东西打她们。

安顿好,她打算拿着书跟邱媒婆一起去当铺,将欠刘家的银子还了。

就在这时,昨天的朱管家又来了,他带着东西,“大嫂,你这是哪里去?”

“邱媒婆,你稍等下。朱管家,我要去县城当铺将这几本书换点钱。”张春花赶紧给对方行礼。

朱管家听闻后,心中不是滋味,“大嫂,这书我们买了。”

“不,不用的。朱管家当铺不远的,你是有什么事情?”张春花连忙摆手,拒绝对方好意。

“我们老爷想让大嫂你牵头,让村子里女人们做一批鞋跟棉服啥的。”

“工钱五十文一天,这些是材料。不知你可方便?”朱管家仔细解释着。

这些东西,是要送到边疆,原本不需要老爷操心,他是想帮助救命恩人。

“方便,当然方便。你们需要多少人?我们村女人们手脚麻利,一定不辜负老爷的信任。”张春花感激地笑着。

她手捂着嘴巴,眼里泛着泪花。

真是没想到,顺手救了一个人,就能带来这么大的好处。

老天爷是用这种方式告诉她,多做好事呀!

“暂定十个人,如果做得好,后面再加。”

“我买书,是因为老爷带的书不多,本来就要买。”朱管家掏出两个银锭子,一共二十两。

他直接递过去,满脸真诚。

“哎哟,姐!朱管家都这样说,我替你收起来。”

“书就给朱管家,这做鞋子,可得算我一份。”铁牛媳妇赵巧珍上前一步,帮张春花缓解了尴尬。

“谢谢朱管家,工钱的话计量,每个人手不一样,这样老爷不吃亏。”张春花不知道老爷是做什么生意的。

但是能开出五十文一天的工钱,指定是做大生意。

“十个人一天是五百文,这是五两银子,定金。”

“这是成品的要求,棉衣棉鞋一定要放足棉花。”朱管家让人将东西放下,仔细交代。

“请老爷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张春花原本想着没本钱做生意。

这一批活完工后,她就能攒够。

“朱管家,快到家里喝喝茶,中午在我们村子里吃饭。”村长听到儿媳妇的话,立刻跑出来迎接。

第一批十个人,那就意味着后面还要更多人。

要知道,码头上扛大包的男人一天就二十文钱。

这女人在家做鞋子,做衣服,就有五十文钱,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村长不用客气,大嫂是我们老爷的救命恩人,往后请您多照顾点。”

“我还有事情,只能吃碗茶。”朱管家没有拒绝村长的好意。

他走的时候,特意看了看刘家人跟邱媒婆。

这警告的意思很明显。

刘家人吓得缩脖子,邱媒婆拍着胸口,直喊着害怕。

“邱媒婆,这是十两银子,刘家得给我打个收据。”张春花有了银子,底气都足。

“打,我这就给你打。”刘家不敢拒绝,他们也是做生意的人。

这棉鞋棉服一出,他们就傻眼了,因为这是军中将士们穿的款式。

那位朱管家后面的主子大有来头,他们要给周寡妇撑腰。

刘家不想惹事,赶紧乖乖拿钱走人。

“邱媒婆,你的辛苦费。”张春花坚持要给,她总不好让人家白跑一趟。

“哎呀,我刚刚已经说了不要,不要。”

“你这是遇到贵人,以我的眼光,那管家一身上下都价值十几两银子,更何况他背后的主子。”邱媒婆一边摆手,一边羡慕。

第15章 五十文让全村妇女疯狂了

“我张春花该给的钱,一文都不能少。”张春花坚持给了一百文,按照石塘村的行情价。

至于对方说贵人的事情,她是一个字都不接。

邱媒婆最后接下钱,也不好意思再说,就离开了。

等她们都走后,张春花坐在院子里破旧的椅子上,有人递水,有人递瓜子……

大家伙那是一拥而上,恨不得将她捧到天上去。

叽叽喳喳,吵得张春花头疼。

周彩霞小声地跟姐姐嘀咕,“一天五十文钱,全疯了!”

“姐,你说咱们两个当一个人用,行不行?”

周彩云摇头,“估计不行,咱们两个针线活不是很好。”

“所有人都退下,剩余八个人选谁,我姐会跟村长一起商量。”

“谁要是再烦我姐,第一个就不选。”赵巧珍的话终于让所有人安静下来。

“狗蛋娘,你说话能算吗?”有人不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