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家分开住,对彼此都好。
“娘,我会好好照顾正河的。东西收拾了吗?我帮着收拾收拾。”杜大妮拉着周正河起来,不要让娘为难。
铺子都租好了,说明娘已经想清楚,他哭只会让娘难过。
周正河抱着就是不撒手,“我不起来。”
“娘,你带着我一起去吧,我给你们搭把手,做点重活。”
“你们在县城,没个男人撑腰,要是有其他人跑过来欺负怎么办?”
“我给你们帮一阵子忙,再回来。”
其实他这话说得有道理,杜大妮也觉得该这样。
要不然婆婆与两个小姑子在县城容易被欺负。
“不用了,我那铺子离你铁牛叔叔不远。”
“以后要是忙不过来,就让你们去帮忙。”张春花也没有拒绝到底,给了他们一点点希望。
既然都要分开,就没有必要闹得很僵。
行李是一早就起来收拾好的,东西并不是很多,一辆小推车就够了。
那些旧被褥,锅碗瓢盆啥的,都不要。
在县城,都换上新的,她不想委屈女儿,更不想委屈自己。
周正河沉默帮娘将包袱绑在小推车上,再也没有说一句话,杜大妮忙着煮了一些鸡蛋,让娘跟妹妹在路上吃。
“大妮,家里就交给你。”
“这些家畜你是吃,还是卖都可以。这两只狗我带走,那两只留家里,看家护院的狗你们不能吃。”张春花交代最后两句,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村子里那些人原本还觉得张春花是在赌气,证明自己的重要性。
大家挤在一起商量着办法,这还没到吃午饭时间,就看见赵巧珍推着车,上面一堆行李,后面还跟着她们母女三个人。
“狗蛋娘,你这是干啥去?”
“彩云娘你带着两个孩子走亲戚吗?”
赵巧珍看了她们一眼,“我们都去县城住,往后回村少。”
“现在就当打个招呼告别吧!”
她特意提高声音,让所有人都听见。
春花姐帮大家都挣到了钱,时间长了,这些人还以为是他们自己的本事。
往后看他们去哪里寻这么高的工钱,哼!
“去县城住!彩云娘你这拿到了钱,也不能这样花,你家老三可还没成亲,一个孙子都没有。”
“哪里都需要用钱,你这样花,再多钱也经不住。”
“咱们做女人,可不能只顾着自己快活,不管儿孙。”
这些女人们围住张春花她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就开始教育起来。
赵巧珍也不惯着,直接推开,“我姐做什么,用你们指手画脚,多管闲事?”
“既然你这么关心那几个,要不你给点银子。”
“那么喜欢儿孙,你赶紧去带孙子,而不是在这里逼逼赖赖,让你儿媳妇一个人受累。”
张春花也提高音量,“我想怎么活,是我自个的事情,跟任何人都没关系。”
“你们这些好女人,赶紧回家相夫教子,带孙子。”
第73章 女儿跟她姓,开启新生活
“我们是为你好,往后你哭都没有眼泪。”
“就是,不识好人心。谁家好女人闹和离,往后你家两个女儿不好嫁出去,你就懂现在犯了多大错误。”
“你就不该去县城,而是去服侍周大根,他再怎么也是秀才公。”
“那是你男人,一日夫妻百日恩,你们两个也做了十几年夫妻,做人不能这样心狠。”
“哎呀呀,你这婆娘吐口水。”
赵巧珍冲着说得最欢的川子他娘吐口水。
张春花抓起一把土,也冲其他人撒过去。
周彩霞跟周彩云也跟着学,让这些闲着没事的女人们一头一脸沙土。
在一片骂声中,赵巧珍跟张春花哈哈大笑着,离开了石塘村。
石塘村距离县城很近,赵巧珍虽然不能跟春花姐继续做邻居,但是两个铺子很近,半盏茶时间都不到。
他们家东西,铁牛早就拉过去了,他们也租了个小院子,不沿街,租金便宜,一年十两银子,到铁匠铺跟春花姐那距离一样。
狗蛋也方便读书,再也不用早起坐牛车。
往后,狗蛋读书,她就跟春花姐两个人开铺子,等春花姐赚钱,再算工钱。
“彩霞,彩云,有个事情,娘在村子里没跟你们说。”
“现在可以说了,这算是个好事情。”张春花不清楚女儿能不能接受。
所以,她特意到了新家再跟她们开口。
“娘,这院子真好,往后咱们天天都要好事情,你先说。”周彩霞看着小院子再看看前面宽敞到能摆下八张桌子的铺面,心中特开心。
这就是新生活自由的味道。
周彩云也盯着娘,她说是好事情,那就一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