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也去听听糖糖给夏丘准备的歌啊,也好跟我说说大家的反应。”
陆乘在办公室就能听到大会堂的声音,笑着道:“反应很激烈,掌声很热烈,应该不错。”
“好吧。要不要跟爸妈说几句。”
孟司柠话刚落,餐桌上的陆占廷道:“不用,我没什么跟他说的。”
陆乘在电话那头也听到了无奈一笑。
家里有媳妇在,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就是想和媳妇贴己的话,都太方便就是了。
在想,什么时候给媳妇那边安装个电话就好了。
改天回去问问几个发小,下次回去,一定得给媳妇安排上。
两人又说了几句,才依依不舍的挂了电话。
林小弟这个月参加夏令营,在戎队里也待了十多天。
学了不少东西。
也是这两天刚回来。
孟司柠在大院住了一夜,第二天就带着弟弟和一猫一兔回去了。
“姐,波妞的肚子变大了,伯母说可能和附近的夜猫配上了,要生宝宝了。”
孟司柠点了点头:“嗯,有可能,最近一个月咱们多注意点儿。”
“波妞都生宝宝了,咱们要不要给小白找个伴呀?”
“小白就算了,你马上要上初中了,我工作又忙,咱们照顾不过来。
等波妞生了崽,咱们也送人吧。”
第318章 :一年一度农忙季
姜糖回到新梁以后,把积压的两村的事情捡了起来。
油草岭村从去年秋季到今年秋季,兔子一共发展成了上千只。
兔毛也收集了不少。
夏天山上的天然染料也多。
姜糖临走之前跟老书记的老伴玉田奶奶,大家都称呼她玉田奶奶。
找了几个经典色,灰,蓝,黄,青。
本来兔毛就不多,所以每样染的颜色也不多。
姜糖也没有限制玉田奶奶的发挥,黄色能染出什么黄就是什么黄。
蓝色也是。
等她回来一看,差点惊艳到她的眼睛。
“玉田奶奶,你这颜色染的太自然了,太好了吧。”
蓝色不是正蓝,不是淡蓝,也没有特别深。
玉田奶奶正往染缸里撒最后
一把苏木粉:“这蓝色要分七次染,先浸草木灰水,再裹青核桃皮,最后用蓝草打底——你闻闻,有股子山野气。”
“玉田奶奶,这颜色像不像天上的云?”
姜糖举起毛线对着光,纤维间流动的靛蓝竟带着丝绒般的质感,“等织成毛衣,准能卖上高价。”
玉田奶奶笑道:“我在染色前,让家里的老二专门带我去市里的百货商场看了柜台上的那些毛线,还专门在大街上看了看。
发现他们穿的颜色,有些也不好看。
想当年,我年轻的时候,给地主家做过绣娘,有许多布料都是自己染的。
大户人家,穿着讲究,也做了不少锦缎衣服,我老师傅教了我很多。
除了针脚功夫,就是配料配色了。”
“好,好,不愧是老手艺人啊玉田奶奶,您这配色绝了。”
“你梅子嫂子,那件灰色的毛衣已经织了一半了,你去看看效果。”
姜糖又跑去了罗队长家,梅子婶子家里,这会儿院子里坐了好几个年轻媳妇。
人手一件毛衣正织着呢。
见她过来,梅子忙起身给她搬了个板凳:“姜干事回来了,快坐。”
“嫂子们,不用管我,我就是来看看嫂子们织的怎么样了。”
梅子拿着刚织了一半的毛衣道:“姜干事你看,这是你选的款式。”
姜糖上去摸了摸,挺柔软的,织出来的也很均匀。
看看其他嫂子们的,都挺不错的。
“嫂子,咱们的兔毛不多,能不浪费就不浪费,没有什么尺码分的,就一个码数,不能太小,不能太大。就按照我给的版做,当然,有人订制就要按照人家的身量做了。
我朋友,孟记者给她爱人订制的,开始织了吗?”
梅子拉着旁边的一位年轻的小媳妇道:“在织了,再有一个星期能织完,咱们村里,就香香织的最好。
还有,我们刚开始学的时候,用的线有了纹理,玉田奶奶就跟我们说了一个法子。
用两个竹片,烤热了,把毛线夹平了。”
“这个法子好,我准备十月份要带着去参加这次的广交会,所以嫂子们多多上心,争取在十月份之前,把咱们的兔毛都纺成线,全部织成毛衣。”
“参加什么会?”
“广交会,和外国人做生意。”
几位嫂子一听和外国人做生意,都觉得不可思议。
不明白外国人那边没兔毛?为什么要跑这么远来他们这里买衣服。
但能卖出去,她们也不管卖给了谁,挣到钱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