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齐穿七零,闺蜜赚钱,我躺赢!(35)+番外

作者:暖金 阅读记录

李政民觉得这李海燕想的有些简单。

他们派去的是干部,不是过家家。

“去了那边,除了能让粮食增产,还有别的期望么?”

“别的期望?”

“别的期望?那就希望社员们事事顺心,没有争吵,大队一片欣欣向荣。”

李海燕说完这话,几个人互看了一眼。

李政民道:“李海燕同志,你稍等下。”

之后,几位领导就出去了。

“这也太儿戏了。”

“虽说初衷是带着目的的,但我看她精神面貌挺好,风风火火的性子,是个能做好事儿的。”

“脑子不太灵活,回答都不在点子上。”

“咱们这是轮流驻队,每个大队的情况还不一样,咱们理想的人选派过去,不一定就合适,有时候期望不高的,她反而能给人意想不到的结果,再说了,人家不说了,夫妻分居,家里孩子多,照顾不过来,咱们就算为人民分忧,也应该给她个机会。”

李政民想着这次分配下去的名额,也就同意了。

差不多十分钟后,李海燕带着笑意出来了。

姜糖忙道:“大姐,这是选上了?”

李海燕点点头:“选上了,紧张死我了,我在公社见过最大的官也就副县长,现在省里的人都有。”

“几个人啊。”

“五个领导。省里一个,市里两个,县里两个,威严太大,吓的我有些语无伦次。不知道咋就过了。”

姜糖也没多问,因为已经到她了。

虽然她没正经的上过班,但毕业后一直在自己物流公司,也做过面试官的,面试过许多员工,经验还是有的。

但当被面试的那个人,还是第一次,更何况还是机关单位的面试,多少有些紧张。

只是一进去,就发现其中的面试官,是她认识的。

就是那个坐在中间的李政民,她救过那小孩的爸爸。

前几天还来他们家道谢呢,没想到竟然是省里的领导啊。

真是深藏不露啊。

第26章 :姜糖成村官了

姜糖眼中的惊讶也是一闪而过,毕竟这个场合,也不适合叙旧。

而主位上的李政民显然也没想到,淡定的微不可查的向她点了点头。

“各位领导好,我叫姜糖,今年十七岁。”

众位领导一听她才十七岁,就觉得不行。

李政民轻咳了一声,道:“姜糖同志,请坐。”看着文件上的表格道:“刚高中毕业?”

“是。”

“怎么想着报名预备干部?”

原来是预备干部?弄那么神秘,文件都没说清楚。

姜糖思忖了下,她现在毕竟还是个刚毕业的学生,不能说的太过官方,正统,组织了下语言,道:“各位领导,在当下的来看,我们高中毕业后一共有三种选择。

第一,找工作。

第二,嫁人。

第三,响应国家号召,下乡。

第一,我没找到好的厂子上班。

第二,我的大好青春刚开始,还没进入社会经历风雨,感受不一样的人生呢,怎么能草草嫁人,埋没在相夫教子的行列里面呢?

本来是要下乡的,但老师说学校有这么一个文件。

只给学校前几

名同学,说是还要下乡。

但我一听就不一样,如果下乡当知青,干嘛还要多此一举。

我见其他同学都不愿意报名,就捡了个漏。”

她这话一出,几位领导愣是没忍住笑出了声。

等在外面的人,听到里面的笑声都是一愣?

这是说了什么让领导满意的话?

其中一位领导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另一位领导道:“说说你怎么就觉得不一样了呢?我们文件里写了,就是下乡的。”

“这位领导,如果下乡干活,哪还需要再重新填表,还需要从各个单位挑选人才?还要让几位领导亲自坐镇,一个个面试么?肯定不是简单的下乡这么简单,肯定是挑选后备人才的。”

几位领导眼中带着笑意,互相对视了一眼,觉得这丫头聪明。

李政民道:“那你说说,我们这次让你们下乡是干什么的?”

“上面说是和社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促生产,以粮食为纲。

毕竟现在粮食紧缺,而且咱们这边又是全国的大粮仓,责任重,任务也重。”

其中一个领导激动的啪的拍了下桌子:“说的好。”

外面的人见又是一阵动静,都拍桌子了,这是说了什么让领导生气的话?

这个四号挺玄乎。

里面的姜糖也被吓了一跳。

抬眼看着那领导不像是生气的样子,才放心下来。

那领导又重复道:“我们这里是国家的大粮仓,这个说的好。”他们地区每年向全国输送的粮食,都排在一二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