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县城后,各个厂子里、单位、街道,能发的地方都发。不光咱油草岭,张湾,石林,红光这些大队,也都在积极宣传呢,用的都是这法子。”
这种人传人的法自虽然笨拙,但是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各村的亲戚错综复杂,一个能连着十个二十的的人。
姜糖也觉得不能一直在村里待着,于是去找老书记要了几百张单子。
准备去市里发一发。
刚走到公社,恰好遇到王主任,见他神色不太好,就好奇的问了句:“王主任你呢,遇到啥事儿了?”
王主任叹了口气,,也没瞒着:“粮仓里还有不少去年的陈粮没用完。马上又有新粮入库了,我在愁这些该怎么办呢?”
“县里不收?”
“县里现在也在处理陈粮呢,往年都是能卖完的,没想到屯的多了。公社今年也没用多少。”
“都有啥啊?”
“大豆,花生,玉米,小麦也有些。玉米最多。大豆不担心,张湾做豆皮肯定会要。其他的就不太好处理,哦,姜干事,你啥时候回草头村,问问罗队长,玉米要不要,可以赊账。”
“啊,行,我回去问问。不过我一会儿要去市里,帮着做做宣传。你可以先问问其他大队。”
第222章 :赚一笔
王主任满脸愁容,道:“几个队里的队长都来找过我。
都等着要新粮呢,这一批是去年留下来的,借粮还都不想要旧粮,今年还真没有。”
姜糖觉得这是小事一桩,但看着王主任那满面愁容,给他出了个主意:“王主任,咱们这边有面粉机吗,可以打成面粉吗?”
王主任立马回答道:“能啊,公社就有打面的机器。”
姜糖接着说道:“打成面粉,麦麸我们村里要了正好可以喂兔子。另外,咱们这里有榨油机吗?”
王主任又兴奋道:“有,姜干事你有啥好主意,尽管说。”
姜糖看着王主任脸变得那么快,瞬间有种被套路的感觉。
不过还是道:“公社可以把花生大豆榨油,马上集贸开始了,公社也可以摆摊卖货的,反正都是集体的,这些旧粮卖了,公社账上有钱,也能用这些钱为大队办实事儿啊,比如我们村子的电啊之类的。”
王主任笑着点着头:“是啊,公社也可以卖啊。姜干事,你简直就是咱们公社的福星,只是,这些粮食可不是少数,集市上也不一定能卖完。”
“大豆花生留一些散卖,大豆可以做豆腐、豆腐脑,玉米可以打成玉米糁,也可以留一部分在集市上炸爆米花,做甜礁棍,这种零食大人小孩都爱吃的。
市里人大老远来这边,逛了那么久,肯定又累又饿,咱们公社就一个国营饭店,哪忙的过来,在集贸市场弄点儿小吃,也不是不可以。我相信,市里人一定爱吃。
我就准备让我两个村做饭好的,在集贸市场开个小吃摊位。
当然了,这些小摊位都是集体的,呵呵,集体的。”
王主任笑了:“这个我明白,姜干事的方案很周到,人总要吃饭的嘛。”
“对,对,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如果农产品实在太多,处理不完……我可以帮忙问问市里面。”
王主任好像等的就是姜糖这句话,激动的握住了她的手:“姜干事,咱公社今年的粮食能不能顺利入库,可就指着你了。”
姜糖呵呵笑了笑::“王主任,榨油的话,是不是需要塑料桶?”
王主任连忙点头:“是需要。姜干事认识包装厂的?”
姜糖心虚的点了点头:“我可以帮忙问问,王主任,要多少斤的标准?”
王主任想了下说道:“可以做两斤、五斤、十斤的,先弄个五百个。”
“王主任,你尽管榨油,多出来卖不完的,我帮忙找找销路。”
“行,那就全靠你了。”
和王主任分开后,姜糖就坐上了车前往市里。
从车站出来,她一路上也没坐车,而是步行着,只要看见人就热情地递上传单。
一个路人好奇地接过传单,问道:“这是啥?”
姜糖耐心解释道:“二十天后,江洲县红光公社有大型的集贸市场,那边卖各种蔬菜,干货,各种吃的。有钱有票或者家里有啥闲置的物件都可以拿过去以物换物。”
路人惊讶不已:“以物换物?还有这好事儿?”
姜糖连忙点头:“是的,这上面有日期,从咱市里坐车到那边一个多小时,也不算远。就当是玩了。”
路人来了兴趣:“给我一张。”
“也给我一张。”
这个时候还是很好宣传的,大家对这种事情还很新鲜:“各位同志,我多给你们几张,大家都互相传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