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叔抬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笑着应和道:“那可不,姜干事脑瓜灵活,点子一个接一个,咱跟着她干,准没错。”
这两天,张国鹏总是瞅准时机往姜糖那边跑。
昨天他提了一壶糖水给姜糖倒了满满一杯。
今天又拿着几根刚从地里摘下的鲜嫩黄瓜,递过去说:“这黄瓜新鲜得很,您尝尝。”姜糖只当张国鹏是热心肠,并未多想。
倒是赖华有经验,在一旁对张鹏国嗤之以鼻。
没等他跟姜糖打报告,沙罗村的来人把她叫走了。
孙队长这次让她过来,就是跟她说甘蔗的事儿。
孙队长指着那一片郁郁葱葱的甘蔗苗,兴奋地说道:“姜干事,您看,沙罗村的甘蔗苗已经全部移栽完成了,前些天种下的都已经长出两节了。”
姜糖仔细观察后,点头称赞道:“长得真不错,孙队长。”
“主要是红英在甘蔗种植方面管理得很好。毕竟她有经验。”
姜糖笑道:“村里有懂的就是方便,只是马上就要进入雨水季了,我想着是不是把老大爷请过来,再给咱们把把关。老大爷在甘蔗地里套种了不少东西,经验丰富得很。”
第216章 :争地盘
孙队长赶忙道:“行,我这就安排人去请,有人指导,总比我们瞎弄强太多。”
说完又小心翼翼的问道:“姜干事,草头村现在粮食收的咋样了?”
打探军情啊,姜糖笑了下也没隐瞒:“马上收花生,红薯这一类的。
最近我在忙着给他们建鸡场。
兔子现在繁殖的很快,村里家家户户都快养上兔子了。”
“啥,建鸡场?那我们也要建。”
“你们有地方吗?”
“...他们还修不修路,如果修,就把那个山头给我们,我们也要养鸡。”
“还在商量,有些人不太愿意,舍不得种了那么多年的地,说地都养肥沃了,舍不得。”
孙队长轻呲了一声:“还养肥沃,不是我说,那山头要是在我们手里,一年能比他们多产百分之二十的粮食,姜干事你信吗?”
遇到这事儿,姜糖就不能开口,忙道:“总之,这山头我肯定让他们给你,走咱们去看看枣树吧,你们村的红枣是个大头。”
孙队长自然知道,带着她去看了下枣树。
也不像柳林村,都是集中果树园,他们种的比较零散。
“今年结的不错,啥时候能收?”
“再有一个月。”
从沙罗村回来后,姜糖突然想起鸡场的事儿,忙又拐去了三花奶奶家。
到了门口,姜糖笑着喊了一声:“三花奶奶,您在家吗?”
三花奶奶听到声音,拿着一个正在纳的鞋底子出来了:“是姜干事啊,快进来坐,最近你娘咋不来了?”
“我妈最近比忙。”
姜糖进了院子,才说正事:“三花奶奶,咱村子不是要要养鸡吗,罗队长说你家的母鸡最会抱小鸡娃,这段时间,我想请您帮忙给村里的鸡场抱些小鸡娃,要用到你家的老母鸡。”
三花奶奶也挺大方的,忙道:“行啊,姜干事,这事儿我拿手。”
“咱们优先用自家的鸡蛋,要是不够,再想别的办法。到时候一个小鸡仔定价一毛钱 ,大队给出。
您看还有谁家的还有母鸡,也帮忙问一问,您觉得咋样?”
“这价钱挺合适的,我家母鸡正下蛋呢,不过前一段卖完了,现在攒了也不到十个。村里有不少人家还有我去问问。”
“这事儿还是你们了解,三花奶奶,那就辛苦您多操操心。村里有鸡蛋的人家,我也会去通知,让大家把鸡蛋送过来。”
离开三花奶奶家后,姜糖又在村里转了一圈,把觉得会有鸡蛋的人家都走访了个遍,说了下鸡场的情况。
村民们听说这是为了村里的鸡场,一只小鸡仔一毛钱,都很积极,有些用自己的老母鸡抱窝,有些把鸡蛋送给三花奶奶,做上标记。
王主任得知姜糖回来的消息,骑着车就来了“姜干事,可算把你盼回来了,走,跟我去开个会。”
“啥事儿啊?”
“集贸市场的事儿。”
姜糖着急忙慌的跟着王主任来到会议室,只见几位书记和包队干部已经就座。
王主任也没太多长篇大乱,直接步入正题道:“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为了咱们公社举办秋季集贸市场的事儿。
选址要赶紧定下来,以便往后的宣传,选址各个方面都得考虑到位,大家畅所欲言,一起探讨探讨。”
红光大队的书记道:“我觉得这选址啊,得选在镇上,交通便利是最重要的。”
石林村的书记道:“中心街道的位置虽说方便,可场地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