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收,草头村都能把往年的饥荒给还上了吧。
这要是再修个好一点儿的路,通上电,这好日子不就来了。
沙罗村也是,几个村子里面挨着纱罗河的,就你们村的河滩最长最宽,往年你们最怕的纱罗河,现在都种上了甘蔗,还稀罕一个山头啊。”
孙茂民道:“咋不稀罕,一亩地也是地,有地就能种粮食。”
罗峰安道:“也就你们这种村子,不自己好好种自家的地,总惦记别人的东西。”
孙茂民:“我们不好好种地?呵,这话说的可真好,也不知道哪个村子每年都要在公社借粮,拖公社后腿。”
李翠娥见两人越吵越激烈,心里着急的不行,就在这时,电话铃响了。
两人突然停了下来,像听到冲锋号,瞬间冲向电话。
李翠娥无奈,直接按下免提:“都别争。”
电话接通,姜糖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周书记在不。”
孙茂民:“姜干事,是我,孙茂民啊。”
罗峰安:“姜干事,我是罗峰安,我哥特意派我来公社守着,等着姜干事的指示。”
“哦,你们都来了啊,那正好。”
“姜干事有啥事儿尽管和我说。”
“姜干事,是不是又要拉蔬菜?”
李主任见两个人都抢答,乱糟糟的,开口道:“小姜干事,是我,李翠娥。”
第203章 :公社事务
“李主任,我统计好了团购蔬菜订单,跟他们说了说。”
“正好他们两个村都来了。”
“孙同志,罗同志,你们赶紧拿个笔记一下吧。”
“好嘞。”两个人面上都激动的带着笑容凑了过来。
“姜干事,我准备好了,你说。”
“豆角五百斤,小青菜,三百斤。
梅豆角,五十斤。
茄子,三百斤。番茄八十斤。
黄瓜,一千斤,辣椒,五十斤
丝瓜,三百斤,空心菜二百斤,菠菜一百五十斤。
莴笋,二百斤,茼蒿,五十斤,韭菜和茴香各一百斤,鸡蛋五十斤。”
听完订单,两人都兴奋起来。
可一提到分配,又吵开了。
孙茂民道:“黄瓜我们可以完成,空心菜也能。韭菜也有,我们的都成熟了,得赶紧摘。”
罗峰安道:“你想包圆啊,你们村子才种多少?我们村子一个山头的,许多蔬菜都成熟了,在不出都老了,这次全给我们。”
“凭什么。”
李翠娥赶紧提醒:“你们别吵了,听姜干事说。”
姜糖忽略了两村的情况,根本没想到两个村子凑到了一起。
想了下,皱眉道:“我之前想得,油头草村种得多,占大头;沙罗村种得少,有些还没成熟,先不用着急,得留点儿在集贸市场上卖,现在想来,我错了,这样,两个村成熟的都摘下来。
另外,这里面还有一些粉条和豆皮,让公社去石林和张湾低价采购些,这边需求量不大,麻烦李姐帮忙和周书记说一下,明天一早就要。”
李翠娥道:“周书记最近忙着秋收的事儿,公社王主任坐镇,这事儿我一会儿就跟他说。”
姜糖又道:“还有罗同志,让小丽爷爷做三板豆腐送过来,这边有人要豆腐。”
罗峰安笑着道:“行,三板够不?不行多做点儿。”说完,给了一旁孙茂民得意的眼神。
气的孙茂民冷着脸回了村子,给他哥告状去了:“哥,你说这事儿咋整?每次都是油头草村占大头,我们村就分这么点儿。”
会计留一手道:“有没有可能,草头村偷偷的给了姜干事啥好处,才偏心他们?”
孙茂成愤愤道:“对,是罗峰全那奸诈小人干的出的事儿。”
“哥,这次姜干事回来,咱们也送点儿。”
“先不说这个,通知老书记,让他组织人安排摘蔬菜。”
留一手道:“咱不着急,这次,咱们一定要比过草头村,蔬菜一定要最新鲜的。”
沙罗村的老书记平日里不怎么管事儿。
前几个月还去了县城儿子家住了几个月,这才刚回来。
直到上面给他们派了个包队干部。
结果被草头村抢了先,气的说了孙茂成好一顿。
平日里让不要太过心高气傲,他就是不听。
这次姜干事帮着公社售卖农作物,他也看到了姜干事的厉害。
看到草头村在她的带领下,又是种菜,又是养兔子的。
也着急。
告诉孙茂成,这次秋季,一定不能输。
听说要出菜了。
老书记赶紧带着几个人,挨家的去挑菜。
“单子上写了,要一些嫩的豆角,人家晒干菜用的。
晒干豆角,一定要嫩才行。
这次我来把关,一定不能输给张老三。还有,虫眼多的不收,菜叶子黄的,小的不要。